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5590
首都初中生集体责任感发展调查
[内容提要]:通过收集大量的一线资料,进行问卷、走访、座谈等调查方式,对学生集体归属感、荣誉感、义务感、集体职务责任、集体成员人际关系、主人翁意识等要素进行了实证调查,结果发现首都初中生环境责任感发展呈V型曲线,进而分析成因,并在此基础上从对首都初中生集体责任感发展进行了描述,对问卷中重点问题进行了分析,制定目标,对策。
[关键词]:首都初中生 集体责任感 规律 对策 培养
一、前言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背景
我们每一个人从诞生那天起,就生活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和他人、集体、社会之间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责任关系。因此,在生活中当我们做出某种满足自己需要和愿望的个人决定并且付诸行动的时候,都应该考虑对个人、对家庭、对他人、对集体、对国家、对社会甚至对整个人类所应当承担的责任。这种高度的责任感是我们应该具备的基本品德,是我们学会做人的基点。
所为责任感,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而产生的情绪体验。
2.时代要求
2001年10月中共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了我国新时期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原则和主要内容,为落实以德治国方略奠定了基础。对于学校而言,“纲要”的成功实施离不开对学生具体素质的培养,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让少年儿童在成长中养成做人、做事、学习等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培养自我责任感。
2004年2月,为全面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意见》从社会发展、国家建设、民族振兴及国内外形势等多方面对当前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状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要求。鲜明地阐述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培养学生责任感,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基础教育的首要任务。
(二)本文研究问题(研究目的、内容)
通过调查首都初中生自我责任感发展,了解首都初中生集体责任感发展的规律及特点,进而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其形成的规律及特点的原因,从而研究制定出相应的对策;探索对学生进行相关教育的方式和手段,促进初中生集体责任感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