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653
小议考试与素质教育
[摘 要]素质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在中国1985年就被提及了。在这20多年里,“应试教育”一直阻碍着它的实施。考试作为一种对教学效果的检测工具,在社会生活及教学活动中人们只注意它的选拔功能,而忽略了它的评价、巩固、激励功能。考试与教学相辅相成,有教学的地方,就有考试存在;反之,有考虑存在的地方,也有教学存在。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只是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要让素质教育得到迅速的实施,就必须对考试进行改革。
[关键词]素质教育 应试教育 考试 制度改革
考试作为检查、评定学业成绩和教学效果的一种手段,具有评定、诊断、反馈、预测和激励的功能,是教育评价和测量的工具之一。其类型按教学阶段分有期中、期未、学年考试;按作用分有入学、文档、升学考试等。考试从它产生的那一天起,便对教育的发展乃至社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具有消极作用。进行考试制度改革,就是要使现行的考试制度适应素质教育的状况。
一、应试教育中考试的缺陷
应试教育把考试分数作为唯一的教育目标,忽视人的全面发展,是一种十分狭隘的教育模式,它正把我国基础教育引进死胡同,弊害极大。
应试教育只抓考试成绩,片面追求升学率,而不是考虑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由于以考试作为选拔的主要手段,以选拔作为教育的主要目的,加之现行考试制度的诸多不完善因素,导致学校教育内容上被区分为考试内容和非考试内容,考试内容的教学被大大强化和扭曲,造成学业负担过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结果,致使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升学考试的核心运转。从小学到研究生院都是为了考试,学校人为地制造紧张气氛,教育的本来职能已在无形之中被替代为学生的升学工具。
应试教育是以考试分数来作为要求学生和评价学生的唯一尺度,也是用分数来评价和要求学校和教师工作成绩,这就使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分数面前被淹没了,教育不再是帮助每个学生在他的起点上前进,在他的优势上发展,让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成就,反而使不同类型的人才被扼杀。另一方面,以考试成绩表示的教育结果被无限地夸大,而教育过程中学生的不同进步却被忽视了,或者把教育过程和指导学生应考过程等同起来,这样的教育过程,有时也会取得好的考试成绩,但却不能使学生良好的素质得到培养,甚至产生相反的教育结果。
应试教育从“应试”这一角度出发,过分强调传授知识的技能和掌握知识的熟练程度,大多采取过度学习、强化训练的手段,不仅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而且把教和学局限在课本范围内,致使学生无暇参与课堂以外的各种对发展智力十分有益的活动,从而出现知识面狭窄,高分低能的局面。应试教育强迫学生死读书,读死书,禁锢人的智力发展。由于升学率、平均分两根指挥棒自上而下被层层强化,教学中广泛采用过度学习的方法,强化训练的做法,造成学生作业量过大,中小学生不可缺少的游戏时间和体育锻炼时间没有保障,连正常的星期日和假期也被挤占,影响青少年学生身体的健康发育。同时,也造成许多心理疾病,如恐学病、逃学病、学习反复受挫后的精神抑郁、孤僻等。
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学生标准的应试教育摸式扭曲了考试的功能,考试不是为了检测教学效果和反馈教学信息,以便服务于教学,反而成了教学的目的。教学只是为了考试,考试的功能和作用被严重局限了,这种本末倒置的状况,促使作弊之风泛滥,不仅中学存在,高考考场上存在,小学也存在。个别教师为了获取本班考试成绩虚假的高分率,甚至暗示作弊方法,污染了学风,十分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模拟考试成了猜题的题海训练。
以上诸多应试教育的弊端与不合理之处,必须改革,必须加速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