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123
学习后进学生的发展性评价策略研究
[摘 要]后进生转化工作历来是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关系到一个学校总体教学质量的高低。要想成功的作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要先研究学习后进生,从后进生的行为出发,对其行为进行研究。本文从后进生的成因,尊重、宽容、欣赏、关爱后进生,后进生心理以及后进生的评价等方面谈一谈一些成功的做法,供大家教学时参考。
[关键词]后进生 转化策略 发展性评价
“后进生”就是所谓的“差生”。一般分为两类:“学困型后进生”和“非学困型后进生”,这是学校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的群体。在理论界,关于“后进生”的讨论由来已久——有的叫“问题学生”、“难教学生”或者“潜能生”。仅管后进生的表现有多种多样,但分析其形成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主观原因,二是客观原因。
主观原因。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开始进入从不成熟到成熟,从不定型到定型的可塑时期。这是一个生理和心理逐渐变化的时期,他们虽然在生理上、心理上开始发育,但尚未成熟,易受外界的诱因所驱使,容易导致后进生的形成。
客观原因。家庭教育的不良影响,学校教育的忽视,社会环境的熏染,是造成后进生的三个重要因素。家庭环境影响:它包括家长教育方式不当、家庭的不良影响等。学校环境影响:它包括学校教育思想的陈旧、对学生思想教育的忽视、不良班风和校风的影响、老师教育方式不妥等。社会环境影响:社会不良风气的熏染。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学校教育。因此,学校教育在后进生的转化过程中,往往起着决定的、主导作用。
如何转化后进生,这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一直思考的话题,本人结合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认为要给这些学生多一份尊重,多一份宽容,多一份欣赏,多一份关爱,还要了解后进生的心理及其评价等,下面谈谈后进生的转化。
一、尊重后进生
有一位作家说过:“一个差生是老师和家长共同培养出来的”。家长的不重视,教师的忽略,使学生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这就要求我们要尊重这些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教师作为学校教育的主导者,就该进一步了解学生,从对学生的知识技能的培养到对学生心理特征,转型期的困惑等问题的解决都应该拥有充足的知识储备,对学生学习能力和人生品质的形成要符合客观的认知规律,只有知彼知己,才能掌握学生,也才能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就不能有歧视心理,而要面对众多学生,平等对待,一视同仁。可事实上,这种“心理歧视”在校园里是普遍存在的:对学习成绩差的,有的教师会轻视和疏远;对回答问题出错的学生,有的教师会是一番训斥;对于不遵守纪律的学生,会把他们拒于集体之外;与家长会面时,也会当着学生的面说:“你孩子太差;你孩子恶习难改;你孩子……”这些教师就是不给后进生一丝希望和自信。学生由于被冷落、被疏远、甚至被歧视,而对老师有戒备心理,甚至形成了敌对局面,学生的人格会被扭曲,成为真正的差生,这岂不是教育的失败吗?因此,我们教师要学会尊重后进生,塑造他们的人格。
二、宽容后进生
对学生教育应该“重在引导,贵在启发”。如果教师动辄训斥、挖苦、讽刺,往往会使学生走向另一个极端,表面虚心接受,暗地消极抵抗。我认为教育工作中,只有对后进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运用宽容的手段,多一份耐心,多一份爱心,多一份理解,多一份信任,才会取得最佳的效果。当然,宽容不等于迁就和放任,在宽容的前提下有效地帮助学生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