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833
学校教育如何保护未成年人
----以纳雍中小学教育为例
【摘要】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高度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培养,努力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未成年人的成长要靠教育,而教育重任又刚好落在教师身上,未成年人发展如何?学校教育是关键,其中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就是未成年人茁壮成长的要素之一,这就要靠我们教师如何去引导学生在搞好学习的同时学会遵纪守法,本文主要从下面两个方面进行谈谈多年来教书过程中的所感:一、学校教育对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侵害的基本表现及后果。二、学校教育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保证措施。
【关键词】合法权益 素质教育 体罚 变相体罚 依法治校
一、纳雍县中小学学校教育对学生合法权益侵害的基本表现
(一)学业负担过重
“素质教育”是时下颇为时髦的口号,但毋庸讳言,在高考和中考指挥棒的压力下,我县中小学校高举的是素质教育的大旗,实施的却是以“题海战”和“疲劳战”为特征的应试教育,于是,音、体、美、劳成了可有可无的学科,学生成了忙于考试的“做题机器”,“促进学生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成了一句空话。大部分教师不能按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却在节假日对学生进行有偿补课。过重的学业负担,违背了教育教学规律,不仅使学生变成了被动的“接受机器”、丧失了学习的乐趣,而且侵害了学生休息、娱乐的权利。《宪法》规定:“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学生是否是劳动者,我们姑且不论,但作为“人”,他们也有休息和娱乐的权利!过重的学业负担,不仅摧残了学生的身体健康,而且剥夺了青少年的童心和乐趣,严重阻碍儿童少年全面地、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制约了基础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
(二)体罚和变相体罚
何谓“体罚”呢?《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的:“用罚站、罚跪、打手心等方式来处罚儿童的错误方法”。说其错误,在于它采用了简单粗暴的暴力手段对未成年的受教育者进行身体非人道伤害。我县农村一教师命令成绩差的学生舔一成绩好的学生屁眼;一老师让学生给他去做农活,所乘车辆翻倒后,死伤学生若干人;至于用粉笔头投掷学生之事,比比皆是。这一件件严重侵犯学生人身权益的案件和事例,发生在“人类文明摇篮”的学校里,发生在“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身上,是多么地触目惊心啊!上述的例子也许过于极端,但在我们身边,学生或在座位上、或于教室前(后)罚站一堂两堂课的、甚至罚出教室赶出学校的,为数不少;打耳光、拧耳朵甚至拳打脚踢的,也屡见不鲜。这些年,随着教育法规的完善和行政管理力度的加强,实事求是地讲,体罚,已渐渐被大多数教师所唾弃,但另一种所谓的变相体罚却依然颇有市场,而且它的危害较之体罚更为可怕。变相体罚,在实际教育工作中,一般表现为罚抄作业、言语的嘲讽和挖苦、歧视、孤立学生。
(三)学生隐私权和通信自由被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