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058
幼儿园教师对幼儿奖励机制的研究
[摘 要]当今,以孩子为中心赏识孩子的抚养观念日渐形成,更多的教师把工作重心倾向于幼儿奖励。但是,这种幼儿奖励惯习也往往会出现了许多运用误区,可能会给幼儿的正常成长带来某种消极的影响。本文研究的主要宗旨是:全面了解幼儿园教师对于幼儿进行奖励的情况,和探讨教师奖励的行为与背后的发生机制,并分析教师惯性思维下的不适奖励行为,成就幼儿良性的正确教育。
[关键词]幼教 幼儿奖励 奖励机制
2002年,我国相继出现赏识教育热潮。赏识教育是赏识孩子的行为结果,强化孩子的行为;是赏识孩子的行为过程,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动机。而赏识教育倡导者周弘被誉为“中国第一位觉醒的父亲”、“第一位发现孩子没有错的教育家”,他用20年的探索不仅把双耳全聋的女儿周婷婷培养成留美硕士,而且改变了成千上万孩子和家庭的命运①。在赏识教育热之后的近10年当中,我国学前教育以奖励为主的做法在实践中大行其道,幼儿园教师对幼儿的奖励不仅仅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它们的范围包括了幼儿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些幼儿园为幼儿设立了全勤奖制度,在幼儿一个月全勤的情况下提供吸引孩子的奖品;还有些幼儿园可以见到许多种奖励的形式,比如:小贴画、奖章、大红花、玩具、糖果,以及累积一段时间再换取奖品的代币券等等奖励形式。这些幼儿园除去物质奖励之外,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教师的口头表扬更是很常见,一般都是对幼儿的赞美与肯定,批评与惩罚被划入了不公开的场合。
一、奖励机制的运用概况
奖励沿用教育学中的概念是指对个人或集体正确、良好的思想行为给予肯定或表扬②。日常教育实践是千头万绪的,奖励只是组成这种实践的一个部分。同样,单单是日常的奖励就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形态,这些形态在幼儿的活动对幼儿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幼儿园中的奖励,它涵盖了正式奖励与非正式奖励。
(一)正式奖励
正式奖励主要指在幼儿园内自成体系的、有着园本风格的奖励体系的奖励。它包括各种形式代币制,如累积换奖品、全勤奖;等级与宣传,如荣誉证明、作品展示等。多数幼儿园都具有正式奖励这种奖励模式,只是在对幼儿进行奖励采取的具体方法会因幼儿园的具体文化环境而有所区别。
(二)非正式奖励
非正式奖励,主要指教师在特定情景下主观地对幼儿实施奖励。与正式奖励相比,这种奖励带有更多的情境性与不稳定性。幼儿园有着自己的特点,非正式奖励也可能伴有物质奖励,如一些小食品或糖果、水果之类的等等,较多的是教师的即兴表扬与鼓励。幼儿园与其它基础教育阶段相比有着自己的特点,非正式奖励也因此与其它阶段的特点有所不同。
二、奖励机制的运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