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6137
浅谈教师心理素质的提高以适应职业需求
【摘要】国家振兴靠科技,科技发展靠教育,教育振兴靠教师,可见教师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提高教师心理素质是教育工作的当务之急,那么如何提高教师心理素质以适应职业需求呢?本文从以下三方面阐述提高教师心理素质的途径:一、加强教师的责任;二、解决教师的工作压力;三、维护教师心理健康,促进教师职业发展。
【关键词】教师;职业道德;健康发展;心理素质。
教师作为精神文明的开拓者,在传递科学文化知识,促进整个人类生存与延续方面始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古代曾将“天、地、君、亲、师”供奉一堂,使为师者成为“无所不知”的人之楷模,备受尊崇。很少有人怀疑教师有人格及心理适应问题。
随着科技的进步,知识的不断更新,社会对教师角色的要求不再是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正如《学会生存》中所阐述的那样:“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教师的正式职能以外,教师越来越像是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真理的人。”由于信息源急剧增多,学生视野开阔、思维活跃、知识面广。教师如果以有限的知识或权威的地位很难驾驭课堂。难怪不少教师都有“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的感觉。因此,随着社会的变迁,教师只有了解自己所处的角色情景,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适应能力,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加强教师角色责任
教师作为现代社会中的一员,心理状态或多或少受到社会各种思潮的影响。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变革,使教师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不断面临新的挑战,同时也影响着教师的角色期望和职业态度。过去,教师在工作中以追求物质利益为耻,以“园丁”或“蜡烛”似的无私奉献精神为职业理想。然而,随着商品意识不断对教育的影响和渗透,教师固有的道德价值观开始动摇、解体。教师行业出现不安心工作、人员流动等现象就不足为怪了。我们很难肯定目前从事教师这一职业的人,都是热爱本职工作,能够担负起教师角色责任的人,已经从事教师职业的人未必都适应做教师或者能够安心地从教。因此,学校在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将教师的职业适应和社会适应作为教师队伍的先决条件。
用现代教育理念充实教师的头脑
在信息技术网络化时代,教师的育人功能发生了变化。学校要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首先要求教师要有创新教育的能力。有的教师工作得不到学校领导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