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193
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模式研究
[摘 要] 新课程改革要求学校管理模式应从强调常规管理转向创新管理,从强调对有形资产的管理转向注意对无形资产的管理,从强调物本管理转向注重人本管理, 从强调分工转向注重团队协作,从强调刚性管理转向注重柔性管理。本文就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展开论述。学校管理的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学校管理者和师生的发展,要把以人为本的思想渗透于校园文化和制度建设中,加强常规教学,打造名师工程,创新德育模式,转变校长角色,纠正不良行为,建立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工作、学习积极性,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
[关键词] 以人为本 学校管理 模式
一、什么是“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模式
诸多名校的成功经验表明:一所学校的发展光靠校长一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要靠组织、靠大家、靠制度,而最重要的是要靠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新的教育理论也指出,学校的发展重在管理,而管理之道是在对教职工、学生管理之中,注重凝聚人心,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通过以人为本的管理,突出发挥每一位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实行全员管理,让每一位师生都产生“我很重要”、“我是学校主人”、“我会成功”的主体意识,充分肯定每一位师生的劳动和学习,着力培养优秀骨干教师和特长学生,营造独特的校园文化和办学特色。
那么什么又是“以人为本”?新时期,一所学校应该怎样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呢?“以人为本”即以“人”为“根本”,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以人为本是人力资源管理的范畴,指在管理过程中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围绕着激发和调动人的主观性、积极性、创造性开展的,以实现人与企业共同发展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其主要特点如下:以人为本的管理主要是指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的指导思想;以人为本的管理活动围绕着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来开展;以人为本的管理致力于人与企业的共同发展。学校和企业的管理从根本上是有本质区别的,但以学校和企业的成长和发展而言,无疑这两者在管理上又有诸多的相同之处。对一个学校成长和发展而言,即培养了一批品牌学科和骨干教师,培养出了一些名牌大学的“预备梯队”。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许多学校都制订了诸多特色各异的管理制度,但究其根本都离不开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和原则。
学校管理坚持以人为本是学校管理对传统的学校管理模式的突破,是对传统学校管理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以人为本的精致管理是体现以人为主体的管理,即学校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要把人放到中心位置,做到学校为人、学校靠人,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挥人的作用。以人为本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从学校特色出发,确定管理理念,设计管理蓝图。是当今世界教育素质化的趋势和学校层面改革深化的需要,也是现代学校管理变革的自身要求。
要领导一所学校,首先是领导学校的教育思想,其次才是领导行政事务。起初我们学校教师思想换散,工作责任心不强,这是现实,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方法改变教师想法。利用每周一次的全体教职工会议与教师们沟通。我们是教师,我们也是孩子的家长,当你孩子的老师不负责任,不认真上课误人子弟,你会怎么想?你的孩子想找个什么样的老师也请你做这样的老师。当教师的价值在哪里?是做生意?是抄股?是家教挣钱吗?不是。教师的价值是教书育人,多培养几个有出息的人才。我校会议室正前方的标语是:爱校如家,爱生如子。人人都能做到这样,我们的学校还办不好吗?校长是师者之师,更应以正确的思想引导人,以高尚的人格熏陶人,以娴熟的业务促进人,以实际行动感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