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887
机电类专业设置与石化行业需求相结合的实践探索
[摘要] 高职机电类专业的设置与建设如何满足石化行业的需求,为行业经济服务。根据市场的变化,适时调整和增设专业,一直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以湖南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类专业为案例,就专业的设置与建设问题进行了实践与探索。
[关键词] 专业设置 行业需求 特色专业
高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是学校实现高职教育目标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专业设置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培养目标,学校的建设与发展,招生与就业,教育投入与办学效益等重大问题。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决定了学校的服务方向,反应了学校适应和满足社会经济,尤其是区域经济和行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程度。作为石油化工类的职业学校,有很明显的行业背景。因此在专业设置时,要彰显行业特色,着重满足行业需求。当行业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学校只有及时对原有专业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增设新专业,才能适应市场提出的新要求。
从本质上看,设置和调整专业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调整学校与社会关系的过程。惟有准确地把握这层关系,紧密与行业相结合,职业学校才能抓住机遇,有效地参与竟争,才能获取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本文就石化职院校企结合,开展专业建设方面作了-些实践与探索。
-、把握专业设置原则,进行专业设置现状分析
高职专业设置要依据一定的原则。常采用的原则有;(1)需求导向与全局观念相结合的原则。设置专业要以需求为导向,但也要有全局观念。-个地区各职业学校之间的专业设置须有一定的分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转。从石化职院所在地的情况看,本地有三所高职院校,但在专业设罝上有明显的计划经济痕迹。机电专业有七个。各校相同的专业就有四个,而且两校的电气类专业完全相同。没有体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转的专业设置思想。造成了在同一地区,同专业争生源,争投入,就业难的恶性竞争局面。(2) 条件必备与设备兼容相结合原则。设置专业要具备相应的条件,在增设专业时,首先要考虑与原有专业的关系,发挥原有专业在师资,设备等方面的优势,可以达到以较少的投入实现滚动发展。然而石化职院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需要大量的数控机床设备。2005年仅仅考虑了以社会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原则,而忽视了条件必备与设备兼容的原则,造成了该专业开办以后,因师资和设备严重不足以及沒有考虑行业的需求,而导致办办停停的被动局面。(3)稳定性与创新相结合原则。专业必须有相对的稳定性,才能保证教学质量。但专业老化没有创新必然会降低培养质量,失去生源。因此学校要定期对所有专业进行评估,更新老化专业,淘汰过时专业,增设新专业。但目前学校的评估大多是被动地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评估,很少主动地对自己的专业根据市场和行业情况定期进行评估。也就造成了象办《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研究生班” 现象,办学效益低下。(4)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效益最大化)原则。学校设置专业要考虑投入与产出受市场供需关系制约,教育作为公共产品,有其特殊的发展规律,公益性就是其中之一。学校的经济效益是伴随着社会效益而来,缺乏社会效益的专业,也是不可能具有真正稳定的经济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才能获得效益的最大化。石化职院地处当地精细化工园区与中石化工业园区,在专业设置上只考虑了石化行业,很少考虑当地经济对专业的需求。培养的学生大都不愿在本地就业,而愿到经济活跃的沿海地区或国有大型石化企业就业。当然就不可能获得当地政府的汏力支持,也就不可能获得很好的社会效益。(5)前瞻性与适用性相结合原则。多年来由于职业学校教育对生产的滞后性,要求专业设置具有前曕性和适用性。前瞻性表現有两个方面;一是对新技术,新职业需求的敏感性,超前培养人才;二是对夕阳产业,夕阳职业有明确的信息及时进行专业调整。这就要求校企要保持密切联系。技术革新的速度在加快,职业教育深感滞后。从石化职院承担的在职职工培训方面已有体会。是企业逼着我们在接受新技术,培训师资,调整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