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368
对代课教师激励方法的探讨
[摘要] 由于代课教师没有国办教师所具有的安全感和稳定性,所以她们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学校管理要用适当的激励方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使教师有持续不断的工作动力,发挥最大的工作绩效,从而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
[关键词] 激励 绩效 代课教师
由于某种原因,有许多农村的教师大部分还是代课教师。如河间市束城镇的一所小学共有20位教师,其中有14位是代课教师,她们在学校占主要的地位。可学位的管理者对代课教师的激励方法上没有采取妥当的措施,以致代课教师失去积极性,教学质量下降。导致生源流失,要挽回学校的名声,学校的管理者应当理顺工作与奖酬之间的关系,调控教师的期望,使教师感受到学校的公平与善待,获得较多的满意感,以提高工作努力程度。
一、代课教师的由来
从改革开放初期到2000年,城市教师基本没有了民办教师,农村中小学的民办教师也逐渐转为公办教师。最后,截止到2000年,中国宣布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民办教师在中国成为历史。
然而,农村又出现了一个庞大的代课教师群体。在西部地区,代课教师约占教师总数的20%,这些代课教师主要分布在农村中小学。 目前中国西部12省区市有逾50万代课教师,以每名代课教师带 20名学生计算,他们至少承担了1000万农村孩子的教育任务。 与之相对的是代课教师微薄的工资待遇,每个月他们拿的工资,仅相当于公办正式教师的1/5。
为什么民办教师刚刚彻底解决没多久,又突然冒出了四五十万代课教师?代课教师产生产生的原因,现在已经很清楚,如人民日报的评论,代课教师是教育资源投入不足状况下的一种不得已的选择。因为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工资低廉的代课教师成为解决农村学校师资缺乏的选择。
对于许多农村初高中文档生来说,在失去继续深造的希望后,在机会选择贫乏的乡村,能当上代课教师也算是个不错的选择,而且还隐约保存着如民办教师那样转正的希望。 此外,在环境最艰苦的地方,公办教师很难进去,或者说根本就不会去。 在这个意义上,在那些最偏僻、最艰苦的地方,土生土长的代课教师具有一种不可替代性。
财政因素也是地方政府希望继续使用代课教师的一个动因。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的报告也证实了这一点,报告说:“有些地方则是由于财政困难或财政供养人员超编,即使有编制也不聘用公办教师,而是低薪聘请代课教师(很多地方代课教师的工资不到公办教师工资的1/3)。” 考虑到一个在编教师的待遇可以养七八个代课教师,代课教师也就成为了一种现实的选择。应该看到,代课教师一般分布在高寒地区、山区和贫困地区,是正式教师不愿去的地方,代课教师离去后的衔接将因此更为困难。
2005年11月,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将逐步取消代课教师,全面推行农村的教师聘任制。 应该说这是教育部领导第一次就农村代课教师问题做出表态。但怎样“取消”为人们所关注。
经过近两年的清退,还有多少代课教师?2007年9月10日,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司长管培俊向媒体表示,目前中国农村代课教师人数接近40万,主要集中在农村小学,其中75.9%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大量代课人员长期的存在,应该说和国家义务教育的法理是相悖的” 看来,完成任务仍然很艰巨,远不是教育部原来估计的短时间就能够解决的。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