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355
创新音乐课堂教学管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摘要]:兴趣能够成为学习的直接动力,是打开学生心扉、提高教学质量的捷径;创新课堂教学管理,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能增进师生、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产生更多的互动,学生愿意更多地表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不同方式的评价,让学生不断尝到成功与满足的喜悦,调动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教学观念 管理 评价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课上得感兴趣,意味着学生在学习和思考的同时,还感到兴奋和激动,对发现的真理不仅诧异,有时甚至惊讶,意识到和感觉到自己的智力,体会到创造的愉快,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自豪。”然而,课堂组织管理是否到位直接决定了一节课的“好”,因此教师只有科学、有效地做好了课堂组织管理,讲究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努力把每堂课上好,上活,上得有趣,让学生回味无穷,从心底里喜欢上音乐课。这样,才能激起高昂而持久的学习兴趣。
一、更新教育教学理念,让音乐课堂深含潜力。
“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思想应体现在教学的过程中。所以教师的教学不能成为唱独角戏,要打破把学生当成容器的传统,转变拼命向学生灌输知识的填鸭式的定向思维,坚持“以美育心、以心赏美”的人本主义思路。主要把握好四个教学环节,即:教得生动、学得主动、演得灵动、评得感动。让学生能够在愉悦的心境中育德长知。教得生动:我们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参与,让他们能够充分展开自己的想象力,提出自己的观点,使学生体会到学习音乐的乐趣,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陶冶了自己的情操,提高了审美能力。学得主动:我们要让学生主动地走进音乐世界,不纯粹是在课堂上认真学习音乐知识,在课外,也爱聆听音乐,欣赏音乐,了解音乐。演得灵动:即在演绎(演唱、演奏等)歌曲时要注意灵活性、可看性、创造性、美感性,注重基础技能与表演能力的培养。例如:我在教学二年级《动物说话》一课,要求学生用歌声与演唱中表达出对小动物的爱护之情,在聆听音乐中尝试用动作表达自己想象中的动物神态。于是我作了以下的教学设计:首先,请大家听音乐分组各自表演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看谁模仿的像?最可爱?接着,我反复播放《动物说话》伴奏音乐,学生分组自由表演。在表演前,我事先提醒他们注意用耳朵聆听,跟随音乐的旋律、节奏,自由表现出最美、最可爱的文明小动物,果然我看到许多可爱小动物栩栩如生的造型,音乐也在他们的大脑中产生印象,从而真正在表现中获得音乐的情感体验的乐趣。评得感动:在学生的表演过程中就应包括“表现力”、“创造力”、“审美能力”的要求,我们通过采取自评、互评、他评的方法来完成评价手段。最终让学生感受到演唱的兴奋、表演的愉悦。
二、创新小组合作管理,让音乐课堂凸现活力。
课改实施以来,合作学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逐渐成为小学教学中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不同的教学方式带来不同的课堂气氛,如:学习小组的构建,生动活泼、富有挑战性,学生受其影响,情绪高涨,注意力集中,课堂教学沉浸在一种轻松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