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338
学校管理中教师专业化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近年来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社会对教师工作质量和效益的重视性越来越高,不再仅仅满足于传统的教与学。而是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有着更高的要求。从入职培训,实习实践到自我反思,自我提升都要有一个合理化,科学化的发展过程。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源泉,也是解决当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最根本。而如今在提高教师专业化方面,还有许多的不足之处,教师职业是一个“形成中的专业”,教师专业化是一个不断深化的历程,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才能使教学工作成为受人尊敬的一种专业,成为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的一种专业。
【关键词】教师 专业化 教师培训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度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日益加快,社会对教师工作质量和效益的要求空前提高。在这一背景之下,进行以教师专业化为核心的教师教育的改革,已成为世界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共同特征。 教师职业从经验化、随意化到专业化,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现在人们要求高质量的教师不仅是有知识、有学问的人,而且是有道德、有理想、有专业追求的人;不仅是高起点的人,而且是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的人;不仅是学科的专家,而且是教育的专家,具有像医生、律师一样的专业不可替代性。
一、阻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因素
教育研究指出教师专业发展主要通过入职培训、年轻教师继续教育、在职培训,自我反思教育。教师专业化要求几个部分。这些研究对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不乏出现一些阻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因素:
1.入职前的教育没有优势化。
我国的教师主要出自于各大师范类学校,没有把教育课程和教育实习放在突出首要的地位,这就导致我国教育行业与一些发达国家有着不小的差异性,尤其在课程设置、授课方式和实习时间的安排这三个方面表现突出:
(1) 课程设置陈旧,师范院校没有形成专业教育的优势。师范类课程依旧是《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内容编排也以完整的学科理论为主,无法体现这些学科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的特点。这就意味着不能将优秀的时间工作经验,新的教育理念等纳入学习范畴,而这三门学科在师范类课程中也并不能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