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745
谈小学班集体建设中教育观念的转变
——“全员参与”的实践与探讨
[摘 要] 现代管理论认为,只有实行全员管理,整体的力量才能得到发挥,个体的积极性和素质才能得到提高。只有确认学生在集体中的地位、权利和义务,让其真正享受到民主、平等、自由的权利才能唤起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义务感,班集体才能成为学生自我教育,尝试成功的精神乐园。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提倡以教师为顾问和参谋、以学生干部为核心进行决策,以小组自治、全体学生参与的方式进行班集管理。
[关键词] 管理 集体 学生 全员参与
传统的班级管理,长期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小学班主任普遍带有主观性、随意性或是强制性地发号施令;或是家长制的出言必训,或训后必罚;或是保姆式的看管,不给学生一点自由支配的权利。这种管理模式强调了教师的支配地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被视为惰性的被管理者,参与班级管理的意识很淡薄。因而,学生难管、课难上的现象时有发生,这都缘于学生的自主精神得不到发挥,主体地位得不到确立。
现代管理论认为,只有实行全员管理,整体的力量才能得到发挥,个体的积极性和素质才能得到提高。只有确认学生在集体中的地位、权利和义务,让其真正享受到民主、平等、自由的权利才能唤起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义务感,班集体才能成为学生自我教育,尝试成功的精神乐园。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提倡以教师为顾问和参谋、以学生干部为核心进行决策,以小组自治、全体学生参与的方式进行班集管理。这样,学生才会意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真正做到关心集体,关心他人,关心自己,促进学生独立自主地发展。近年来,我就学生自我管理模式做了以下几方面的探索:
一、引导全员参与班集体的建制工作,培养学生主体意识
制定班级目标,实现班集体的建制是进行班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