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089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及如何对留守儿童
进行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以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快,农民外出务工、经商现象十分普遍。许多儿童因种种原因而“留守”在家里,失去了直接监护人,使孩子面临无人监管的“真空”状态,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队伍。“生活上缺少照料,思想上缺少正确引导,学习上缺少辅导,心理上缺少疏导,行为上缺少教育,”监管教育严重缺失,已成为制约“留守儿童”有效管理,影响其健康成长的严重社会问题。由于农村大部分家长在外务工,造成大量留守儿童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留守儿童的问题成为当今社会一大问题。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存在着大量的“留守儿童”,如何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是摆在农村教育的头等大事。范文结合留守儿童居多问题及如何教育这个课题进行调查和研究。
[关键词] 留守儿童 身心健康教育
一、中国农村留守儿童产生的背景
“留守儿童”是指农村流动人口在户籍地以外谋生时把其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户籍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
自改革开放后,大量的农村农民工涌入到沿海及其他发达地方进行务工。由于相关制度不健全,这些城市对接纳这些农民工子女存在歧视等问题。再加上这些农民工居无定所,工作任务重,工作和家庭教育不能监管,大部分农民工子女都留在原籍地进行义务教育。据国家统计局调查,估计目前全国15岁以下的留守儿童人数约有2000万左右。种种迹象表明这个数字有逐年增长趋势,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及产生原因
这里首先以我校的留守儿童为例来说明。全校405名学生,父母在外务工的有108名。父母有一方在外务工共210名(包括父母双亡、父母一方死亡、父母离异)。只有87名学生父母都在家。这些留守儿童大部分交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直系亲戚带着。从我校的教师构成看,本校教师大部分为民办老师转来,教师年龄比例失调,老龄化严重。青年老师30岁以下1名,30~35岁4名,35岁以上10人;学历构成,本科无,专科3,高中或相当学历12人,大部分教师未受过高等教育或者是教育局组织的相关培训,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知识了解较少,缺乏相关专业知识。亲情的缺失和学校师资队伍的局限性,极大地影响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当然,从更大的范围看,留守儿童的问题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亲情的缺失是基本原因。
(1)由于父母双方都不在身边或只有一方在身边,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严重缺乏,留守儿童与外出父母聚少离多,见面少时间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