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356
以民族传统文化为突破口 落实素质教育
[摘 要] 将弘扬民族文化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用民族文化来影响学生,内化为他们的精神品质,形成他们的思想品格,这将对他们一生的思想情感、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都产生重要影响。通过开展这些活动,使民族文化、民族艺术的种子从小在孩子们的心里生根、发芽。把民族文化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德育的重要手段来抓,不仅使传统的德育理念得到了创新和升华,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而且促进了学校德育资源的整合,更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良好的情感、意志和行为习惯,培养成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民族文化是丰厚学校德育资源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 民族传统文化 素质教育
知识经济时代迫切需要的是具有综合素质、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人才,那么在义务教育阶段如何推进素质教育?使素质教育得以落实呢?
学校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场所,是学生了解过去,知道今天,看到未来的重要途径;我们希望通过浓郁的民族文化活动,让学生变得博学高尚,让中华文明得以继承和发扬,让学校充满一种浓郁的翰墨书香,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得以实现。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精神及其现实意义
(一)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周易》上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就是提倡人应效法日月星辰刚健运行那样奋斗不息、积极进取,坚持独立意志、人格尊严和做人原则。自强不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