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6048
机制 动力 效率
-----浅谈激励机制在学校管理中的运用
[摘要] 激励是激发教师潜能与内在动力的有效手段与途径。通过建立合理合情的激励机制,并根据学校具体情况,创造性地采取各种激励手段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学校发展与教师自身发展的良好机制与内在动力的形成,进而达到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 激励机制 积极动力 办学效率
学校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管理,包括管理者对教职工和学生的管理、教师对学生的管理、校长对班子成员的管理、教师之间和学生之间的自我管理等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对教职工的管理,因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关键在于教师,因此如何激励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充分发挥教职工的主观能动作用,使他们能满腔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学校工作中去,是学校管理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要解决好这个问题,首先得明确积极性的心理学概念及积极性行为的形成因素。教育心理学认为“积极性是人在心理能动状态下的一种行为动力表现”。而“人的行为的产生和变化,是由一定的目标或其它因素的刺激,引起人的需要、动机和态度等机体自身变化,导向一定的行动,达到一定目标的反应过程。”因此积极性行为形成的主要因素是需要、动机和目标等。根据心理学的这些观点,结合几年来的学校管理实践,我认为激励、调动教职工积极性应在精神、纪律、机制等三个方面狠下功夫。惟其如此,教职工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才能始终拥有不竭的动力,学校管理才有可能实现其效率的最优化与最大化。
一、激励与激励机制
激励:在心理学中是指激发人的工作动机和行为的心理过程。它使个体受到某种内部或外部刺激的影响,产生和维持一种兴奋状态,而有效地完成工作目标的过程;激励就是一种唤起人自觉意识,从激活人的需求开始,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