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5730
“和谐学校”构建意义与策略
【摘要】和谐,是一个世界,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乃至于一个学校所追求的理想的目标和境界,学校的和谐与否对师生的生活与成长息息相关,可能影响到素质教育质量的提高,甚至进而影响到民族的前途。如何构建一个和谐的校园,怎样构建一个和谐的校园环境,如何立体地多视角观察和分析校园的和谐建设和校内外文化生态,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和谐学校界定
胡锦涛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正正义、诚信友好、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那么,何谓和谐?和谐不是“你好我好”式的一团和气,也不是个性被压抑、矛盾被掩盖、问题被搁置的“稳定团结”,而是一种和衷共济、内和外顺的协调发展。然而,又该如何定义“和谐学校”?和谐学校要使以师生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得到全面、自由、协调、整体的优化,要让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之间做到协调运转,使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产生和谐共振,从而达到一种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
学校的发展就是师生的发展。学校要通过各种形式,构建和谐的学校,注重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为使学生和谐发展,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使自己的学科能力、人文素养及现代化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得到和谐的发展,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构建和谐学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教学工作水平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把学校建设成和谐学校是广大师生的共同愿望和奋斗目标。我们要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深化教育改革,促进学校发展。
二、和谐学校的特征
(一)依法治校、协调合作
和谐学校首先表现出的应是以人为本,教职员工当家做主,教师的独立人格和民主权利得到充分维护和尊重,教师的知情权、参与权、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