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858
教师自我评价中的偏差及其原因分析
【摘 要】教师评价是教育管理的重要方面,也是促进教育发展和教师发展的重要手段。它能为外部评价教师提供大量、可靠的信息,能促进教师进行自我诊断,鞭策教师自我激励和自我提高,从而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因此,教师能够主动参与学校自我评估对于学校自我评估的成效具有重要意义。教师的自我评价要求评价对象依据评价原则,对照评价标准,对自己的工作表现主动作出评价。它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师评价制度。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教学评价在评价主体、功能、标准、方式等诸多方面仍存在问题,迫切需要我们理性的分析原因,寻求对策。
【关键词】自我评价 原因分析 偏差
一 、什么是教师自我评价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随着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如何通过教育评价鉴定教师专业发展的水平,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作为教师评价中重要组成部分的教师自我评价,由于贴近教师生活,具有调动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性的优势,也随之引起人们的关注。
就评价的主体而言,对教师的评价可以分为“他评”和“自评”。“他评”是外部的部门、个人对教师工作状况的一种鉴定,包括领导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等,是一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外在机制。“自评”则是教师基于对自身的了解,依照一定的教育理念和要求,对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行为、行为结果等进行的评价。它是一种促进教师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诊断的内在机制。一直以来,对于教师的评价一直以他评为主(甚至等同于“他评”)。教师的自评仅仅被看作是他评的辅助手段,未受到人们的重视和有效利用。这主要是由于人们对教师评价的功能在认识上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