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6284
论学校对教师激励方法的改革和创新研究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大的提高,社会各个岗位的工资水平也逐步提高。在学校对教师激励方法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可变性工资低、绩效评价无效、激励机制不健全等。这些问题造成了教师在思想上没有端正教学态度,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本文只是我对学校激励机制的建设提出了一些浅薄的建议。
[关键字]教师 激励方法 改革创新
一、改革和创新教师激励制度的目的和意义
教师从事教育积极与否,关系着学校的兴衰与成败。伴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人才观和教师的质量观也在从根本上发生变化:单一的以分数论“成败”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因此,改革和创新学校对教师的激励制度,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激发教师的创新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和讨论的问题。
二、现有的教师激励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1、薪酬设计上不合理
我国目前的薪酬模式主要是采用以职务和资历为中心的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依据教师个人所具有的职务级别、工龄、学历、职称等来设计薪酬,既没有突出岗位的要求,也没有把教师个人在岗位上的贡献考虑进去,从而导致了收入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和论资排辈同时并存的现象。而且由于同一级别职务工资是相同的,而行政责任轻、工作量少、受监督的面更小,因此,在一些学校出现教师宁搞行政不当一线教师的状况,说明基于职务和资历的工资制度不能调动起教师的积极性。其次,在薪酬设计上,普遍存在着“重科研、轻教学,重数量、轻质量”的倾向。无论何种类型的学校,往往不对教师进行任何区分,一律以发表范文的数量这一硬指标与教师的年终结构工资发放挂钩,这无疑导致教师不能把心思放在教学上或深入的科学研究上,而是追求那些短、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