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6799
多元智能理论在中国幼儿教育中的发展及意义
【摘 要】多元智能理论自1983年由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提出以来,迄今已有近20多年的历史,已经逐渐引起世界广泛关注,并成为90年代以来中国幼儿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之一。本文思考了多元智能理论与传统智能理论的区别,讨论了多元智能教育理论在中国的发展过程,探究了这一理论对中国幼儿教育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 幼儿教育 发展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所创立的多元智能理论自从20世纪80年代兴起以来,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纳,并逐渐成为美国和许多西方国家进行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近些年,伴随着社会对智能观念的改变,素质教育的深入,多元智能教育的理念,也从国外流传进来,为越来越多的幼教人士所接受。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涵义及内容
加德纳认为过去对智力的定义过于狭窄,未能正确反映一个人的真实能力。这本书里提出,人类的智能至少可以分成八个范畴,这八个范畴的内容如下①:
(一)语言智能
这种智能主要是指有效地运用口头语言及文字的能力,即指听说读写能力,表现为个人能够顺利而高效地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人交流的能力。
(二)逻辑数学智能
从事与数字有关工作的人特别需要这种有效运用数字和推理的智能。他们学习时靠推理来进行思考,喜欢提出问题并执行实验以寻求答案,寻找事物的规律及逻辑顺序,对科学的新发展有兴趣。
(三)空间智能
空间智能是指人对色彩、线条、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