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363
实践教育创新—创新型教师是关键
[摘 要] 古语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它强调了教师职业的基本功能和作用。然而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今天,“传道、授业、解惑”不应只是师者之专利,而是从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充当启发者、合作者、导演者、促进者,不断锤炼教学艺术。
[关键词]创新、教师、教育
“敢探未发明的真理,即是创造教育,敢入未开化的边疆,即是开辟精神。”陶行知先生早在1919年便对创新教育作出了精辟论断。崭新的世纪,腾飞的时代,更加崇扬创新精神,呼唤创造能力。创新能力是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创造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发掘学生身上蕴藏着的无限创造潜能。要培养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必须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教师要树立创新的教育观念,教育教学工作的最终成效,不是以教师教了什么,而是以学生学了什么,对学生的素质产生了什么影响来衡量。在给学生的主动权上,每位教师责无旁贷。
一、以新理论为先导,转变教师角色定位,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在教学领域中,诸多的传统观念成为教师进行创新教育的桎梏。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树立创新观念是教师进行创新教育的前提。古语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它强调了教师职业的基本功能和作用。然而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今天,“传道、授业、解惑”不应只是师者之专利,而是从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充当启发者、合作者、导演者、促进者,不断锤炼教学艺术。也就是说,在教学中,教师应扭转只重视知识传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