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385
论学校领导者的领导方式
[摘 要] 领导方式的有效性不是由某一种因素或少数几种因素来决定的,它是许多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与领导者所处环境的关系甚大,不存在唯一的有效领导方式,在不同的情境下,各种不同类型的领导方式都可以为实现组织的目标做出贡献。
[关键词] 领导方式 领导者 学校领导者
一、学校领导者及领导方式的概念
“学校领导者是指在学校中负有最高决策责任的管理人员。在我国,校长和副校长、书记和副书记属于决策层人员,即学校领导者,但是在一些规模较小的学校只设一名校长和一名书记,将各部门主任也吸纳进决策层,因此在这些学校主任习惯上也被认为是学校领导者。” [参考文献:
1、 陈孝彬:《教育管理学》,XX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第2版 。 2、 程方正:《现代管理心理学》,XX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5月,第3版。 ]
“领导方式是领导者行使权力去影响下属行为的行动模式,是在领导者的领导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较为突出的和稳定的倾向与特征。它体现了领导过程中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
领导者在实施领导行为时,总希望取得理想的或满意的成效。但对什么是成效,领导者却有不同的理解。有的将它仅理解为最终的工作绩效,有的理解为工作绩效加上下属的满意,有的研究者将领导有效性的重点放在工作过程的质量特别是决策质量方面。这些对领导有效性的不同认识,再加上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就形成了领导者的不同领导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