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279
浅论“需要层次理论”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摘 要]本文探讨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根据多年教学经验认为:在教与学的活动中,学生有需要的心理等待满足,教师如果能及时满足这些需要,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教学的大面积丰收.为此,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民主平等的教学思想,良好的自制力,并善于采用多种强化方法.
[关键词]需要层次理论 学习兴趣 观察力 自制力
众所周知,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就能使学生带着高涨、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就能唤醒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意识,体验到创作的欢乐,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所以,每个老师都希望学生对自己所授的课感兴趣。那么,怎么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在语文教学中体会到:在教与学的双向活动中,学生有需要的心理等待满足,如果教师能够及时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有时会起到一想不到的效果。
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有两件小事给了我很大起示:一是,一位考上重点高中的学生的来信。信上有这样一段话:“老师,您还记得我吗?我是上小学六年级时插班到您所在的小学的。那时我一向不被人注意,又胆小,学习很差。您知道我为什么后来语文进步那么快,而且考上重点高中吗?有个星期天,我在街上遇到您,因语文总考不及格,怕您批评,就想避开您,不和您打招呼,不料您不仅没批评我没礼貌,反而笑吟吟的下车与我大招呼,关心的问我学习和生活上是否有困难。这件事使我激动了好几天。从那以后,我对语文产生了兴趣,终于取得了中考的好成绩。至今,一想到您,我浑身就会感到温暖和力量。”另一件事是,我在课上表扬一位一向学习很次的学生,说她数学考试没及过格,经过自己的努力,现在已经稳定在75分以上。没想到此后的第一次语文课上,我请她回答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时竟然一声不吭,而且课下的作业也没交。询问时,她只是说:“我对语文没有兴趣”其实她的语文成绩一直不错的。这两件事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