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384
班主任工作中的激励教育
【摘要】激励教育就是积极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进行表扬鼓励的教育行为。激励教育强调教师要尊重学生人格,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真诚地以爱心赏识学生。多表扬鼓励,少训斥打击,促使学生思想感情转化,产生积极向上的内因动力。在班主任工作中,有效运用激励教育,对于调动学生的潜在积极性,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内在动力,建设团结、和谐、进取的班集体,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班主任的表扬激励,是学生进步的动力。作为班主任,要善于把握激励的时机,恰当运用激励性评价,并建立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恰当地运用各种激励手段,调动学生的潜在积极性,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内在动力,换来的必将是一个团结、和谐、进取的班集体。
【关键词】:班主任 激励教育 激励时机 激励方式
班级管理能否起到理想效果,能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方法,特别是班主任的教育方法。在班主任工作中采用何种教育手段 ,使学生成为高素质的人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针对小学生心理特点和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使我体会到在班级管理工作中采用激励的教育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尤为重要。激励教育就是充分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智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通过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内在潜能,促使他们在学业、品行和个性方面的主动、健康发展。在总结自己班主任工作经验中 ,我认为激励教育是使学生素质得到最大限度发展的最佳教育手段之一 。
一、激励及激励教育的含义
什么是激励呢?激励指利用某种外部诱因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向所期望目标前进的心理过程。激励是对人们的良好思想和行为作出肯定、积极的评价。它能使人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受到精神鼓舞,焕发出更大的积极性,因而被广大教育工作者广泛使用。学生是21世纪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力军,要从小对他们进行理想教育,帮助他们制订终生的奋斗目标。学生高昂的热情尤其需要信念的理性支柱,坚定的信念,对真理的执著,对胜利前景的确信,是进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