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851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摘要]新课改呼唤教师教学观念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化地学习,从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问题意识是创新精神的摇篮”,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关键在于问题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问题意识 提问习惯 学会提问
在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下,课堂教学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目标;课堂提问已成为教师努力改进课堂教学行为的重点研究课题。但是,我在目前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总有一种感觉:学生的问题意识还是处于被动的状态,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明显不足。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局面呢?
我认为原因有三:一、观念与方法,当前的课堂教学较多使用讲授法,认为课堂提问是教师的专利,回答是学生的本分,教师不重视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从而抑制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二、目标与能力,传统的教育观念是去问题的教育——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没有问题走出教室,从而使学生失去了提问能力的培养。三、习惯与面子,学生习惯于回答教师的提出的问题。同时,中国人特讲面子,提出与别人不一样的问题怕给人家嘲笑,而不敢提出问题。习惯成自然,头脑中的问题也就慢慢地消失了。
曾记得李政道博士说:“要学问,先学‘问’,不学‘问’非学问。”可见,培养学生敢问、会问、好问,是当今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中心,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研究的一门学问。那么,我们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作为一线教师,通过自身的教学,谈谈我在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