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671
关于缙云长坑小学德育生活化建设的分析与解读
[摘要]: 本文对本县著名的农村寄宿制学校——长坑小学的德育特色建设进行具体的分析,通过此校德育生活化的一系列举措来探讨它的可行性与必要性,证实它是着眼于符合农村孩子的实际生活情况,符合心理发展规律。值得在同类的农村寄宿学校学习并推广。
[关键词]:德育 生活化 可行性
一、简介缙云长坑小学德育特色建设
(一)德育生活化建设所取得的成果
坐落于缙云县东渡镇叶石山下、好溪水边的长坑小学,。校舍简陋、装备远未实现标准化, 学生来自周围14个自然村,家庭人均年收入在2600元以下,父母以在家务农和外出打工为主,是一所典型寄宿制农村学校。然而,就是这样一所掩藏在乡村民居中的偏僻农村小学,秉持“德育即生活,生活即德育”的理念,坚持“全员参与,全程管理,全面育人”的原则,积淀德育规范,关怀孩子成长,构建和谐校园,不断摸索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管理办法。通过几十年的努力,逐步形成了“生活德育模式”,实现了学校德育的全过程渗透和全方位影响,办出了农村学校的特色。在这里,校园洁净清幽,学生人人会演奏一种乐器,学校连续七年获得县素质教育目标管理一等奖,先后被评为省首批文明学校、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小学),并引来了周围各县市学校的五次参观高潮。
(二)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实情呼唤德育生活化的建设
众所周之,随着农村教育均衡化发展,寄宿制管理已成为农村教育的普遍形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基本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如果没有很好的校园环境和文化生活,其学生的身心发展必然受阻。解读长坑小学的办学模式的,其成功之处就在于立足于学校的实情,走出了一条具有本校特色的德育生活化道路。以精神富足,自强不息的校园文化超越了物质的清贫,为学生构建了平安、舒心的成长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