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612
新时期农村学校党组织职能探索
[摘要]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后,协调了党政分工,明确了职责,但如何做到分工不分家,共同唱好“一台戏”? 学校党组织除了规范履行自身职能外,在实际工作中须根据自身优势,注重发挥它的导向、调节、推进作用。
[关键词农村学校 党组织 职能探索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这块原本近似于边缘地带的教育矛盾也日趋凸显,主要体现在逐渐富裕的农民深刻领悟到,在知识导行、科技创新的年代对自身科学文化乏缺所形成对科学知识的渴求,从而自然顺延至对子女享受优质教育的需求与农村落后的教育供给能力水平(含陈旧落后的基础设施及掌握教育主动权的管理者及教育者的落后教育理想与内质基础)之间的矛盾;此外,由于受社会发展期间功利观念的影响,承担教育主体的学校内部管理者与执教者之间的观念碰撞,执教者之间名利分配竞争,人力资源再生产机会等之间的竞争,等等,相比之下后者尤显突出。
现在根据“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团体、社会中介组织、人民解放军连队和其他基层单位,凡是有正式党员三人以上的,都应当成立党的基层组织。”的规定,大大小小的学校都根据组织机构的设置要求,设立了相应的党组织,负责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及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实际上许多学校的党组织在组织建设中并未能很好地发挥党组织的组织职能,主要存在以下一些状况:
一是与学校任职有关联:学校党组织的负责人——书记,由学校的校长兼任,影响党组织的职能发挥。校长将主要精力集中在学校的行政工作,几乎无暇顾及党组织职能发挥,这种状况要么就是党政不分,党组织与行政一样对学校大小事务一统抓;要么就是忽视党组织的存在,工作缺乏监督,影响党组织职能的正常发挥。这种状况正在逐步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