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245
浅谈素质教育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摘 要] 全面推进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教师角色能否扮演好,是素质教育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教师要做到由“导师”向“学友”转变,由“指导者”向“引导者”转变,由“园丁”向“人生的引路人”转变,由“灵魂工程师”向“心理保健医生”转变。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的角色转变成为素质教育的关键。
[关键词] 素质教育 教师角色 转变
教师角色既代表教师个体在社会群体中的地位和身份,同时也包含着社会所期望于教师个体表现的行为模式;他既包括社会、他人对教师的行为期待,也包括教师对自己应有行为的认识。[张翅:《素质教育大参考》,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7年01B期 29页]
在现代社会,教育改革逐步深化,全面推进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教师角色能否扮演好,是素质教育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一、由“导师”向“学友”转变
1、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氛围。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常汝吉:《语文课程标准》, XX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7月 3页
]课堂中的师生互动绝不会自然产生,要建立在师生间平等、尊重、理解的基础上,要实现师生的交往互动,教师首先要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成为学生的朋友,使孩子们在一种和谐、宽和、放松的精神状态下学习。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师生成为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要积极地参加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经常地让学生去评价自己。如在学生朗读比赛中,教师也参加进去与自己的学生比个高低,在评价学生朗读的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