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643
“校企交替学习”是提高职校教育质量的有效途经
内容提要:针对职业学校现行“技能”育人模式的两大缺陷,提出新型的育人模式——“校企交替”模式,完成学生从学校到企业、从专业到职业的定位转换,培养职校生的职业意识,强化其“职业感”。
关键词:校企交替 育人模式 职业感
前言: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 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会议”上的讲话 2005.12.8
],衡量职业学校质量的主要指标就是学生的就业率、优岗率和岗位巩固率。现行职业教育通常釆用的育人模式是“先学技后就业”,这对学生而言,“职业意识”这一重要的社会能力没有被很好地培养,就业后的适应期相对较长,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我校釆用“校企交替学习”模式,帮助学生完成任务从学校到企业、从专业对口到职业教育的定位转换,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就可以胜任企业的工作要求,从而使我校学生的就业率、优岗率和岗位巩固率达到一个理想的水平。本文从“技能”模式的不足和“校企交替学习”的优势、具体做法两方面入手,阐述本人的观点。
一、现行职业教育的“通用”育人模式:先学技,后就业
职业教育在育人模式上经过如下演变:首先是套用“普高”模式,在原文化课的基础上加入专业课,专业课的教学以“筑基”为主,特别重视专业基础理论掌握得扎实与否,这种模式在5年前还大行其道。然后就是“技能”模式。技能模式抛弃了普高模式的幻象,将教学的中心从专业理论转移到专业技能上来,这是职业教育育人模式的一次大转变。主要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