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7635
校长评价现状分析及其标准研究
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取得了明显的进展,素质教育的思想愈来愈深入人心。人们愈来愈重视对教育的关注。并充分认识到:要使学校素质教育向纵深推进,离不开教育评价的激励和引导。评价是管理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手段,通过评价对被评者工作进行认定,让其明白自己工作的优点和缺点,从而发扬优点,不足遏制,达到扬长避短的目的。普通中小学校校长评价是以素质教育为导向,侧重从自身素质和工作角度对校长个体的综合性评价,是保障素质教育顺利实施的重要措施和有效机制。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首席执行官,负有法人代表资格,具有决定权和决策权。校长的综合素质和工作绩效,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学校对社会发展的效益。因此开展对校长的评价,是十分必要的,加强对校长的评价研究也是十分必要的。
一、现行校长评价制度分析
我国的校长评价制度是我国校长管理制度中相对薄弱的一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长期以来,一直未能制定符合中小学校长特点的评价标准。1992年,中共中央组织部和国家教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全国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的意见(试行)》提出:“按照干部德才兼备的原则,全国考核校长的德、能、勤、绩。”并要求各地“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中小学校长考核的具体标准和方法。”在此之后,各地广泛开展了校长评价工作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
现行中小学校长评价制度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评价的性质
评价是以素质教育为导向,侧重从自身素质和工作角度对校长个体的综合性评价,是保障素质教育顺利实施的重要措施和有效机制。
(二)评价的范围
公办普通小学、普通初中、规模较大的部分农村小学、民办中小学。
(三)评价的组织实施
在市教育局党委的指导下,由教育局党委办公室和教育督导室组织实施中小学校校长评价工作。规模较小的村小学校长评价由市教育局党委办公室和教育督导室授权和指导,由乡(镇)中心校组织实施。
对校长的评价要与对学校的督导评估有机结合,将其作为对学校督导评估工作的组成部分。
(四)评价的主要内容
评价包括以下5个方面的内容:
1、基本素质;
2、组织领导能力和作风;
3、履行职责情况;
4、工作绩效;
5、附加内容。
(五)评价的基本方法和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