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5941
谈语文教育与创新意识
[提要] 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21世纪教育者最根本的任务。语文教育教学中,更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首先引导学生质疑解题,激活创新意识,同时鼓励学生用多种形式进行灵活多样的方式解疑,赋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在学问中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深层次产生质疑。其次着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想象兴趣,从而达到培养创新精神的目的。在教学中注意引导,注重提示,着力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总之,语文教学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内在素质。
[关键词] 创新思维 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
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21世纪教育者最根本的任务,它要求教师有新的语文教育观,并且在语文教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江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者大会上指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到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他还说,“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江总书记的讲话,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在今天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知识经济的发展不再取决于劳力资源和自然资源的占有和配置,更是取决于智力发展的资源和配置。换句话说,就是谁如果具备创新能力,谁就能与时代共进步,共发展。
语文学科教育是普通教育中的重要基础学科,它不仅要把对学生的创造力的培养视为已任,更重要的是在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心理,培养创造能力上有着特殊的功能和极为广阔的天地。无论从学科性质、教学内容、教学第二渠道、语文教师的工作特点方面,都为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提供了充分的有利条件。 因此在语文教育教学中,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一、引导质疑解题,激活创新意识。
学生有疑问,才会进一步思考,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德国的希伦女士也说过这么一句话:“提问是一时的傻子,不提问是一辈子的傻子。”教师在教学中应十分注重培养学生质疑问题的能力,学生质疑就是创新。古人云:“于无疑处见疑,方是进矣。”即学生有疑,有疑则思,有思则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着力培养学生敢干质疑问难的能力。如教学《五彩池》一文时请学生齐读三遍课题后直接提问:“你想知道些什么?”学生的回答多种多样:
我想知道“池”是什么意思?
我想知道五彩池是什么样子的?
我想知道五彩池在哪儿?
我想知道为什么叫五彩池?它有什么神奇的地方?
通过课题分析,激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了学生喜欢读书质疑,主动发现,善于提问的品质。
思起于疑不仅局限于课题,在感悟课文的过程中,教师是应积极引导学生从字、词、句段上大胆质疑,从表现的中心上质疑,从标点符号上质疑……多问几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以增强学生的思维逻辑性,使学生能多侧面、多角度提出问题。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使学生得到心理上的愉悦,树立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