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辩问题
问题一、1、为什么大学生助学贷款的违约率较高?如何降低?
答:个人信用制度的不完善使助学贷款的风险增大,是大学生助学贷款违约率较高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国虽有“人无信不立”的传统道德观念,但个人信用制度作为在经济生活中管理、监督和保障个人信用活动的一整套规则、政策和法律的总和,其建设起步较晚,我国的个人信用制度建设是在“九五”末朋国内市场出现疲软、内需不足的形势下提出并开始起步的,是随着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增加而产生的。正因为这一制度刚刚起步,还没有形成相对完善的体系,使目前人们的信用观念普遍谈薄,因此有的学生认为助学贷款是不借白不借,借了也白借,用得到的贷款请客、旅游等,到了还款期限也不按期偿还。于是,商业银行和一些高校怕贷款收不回来,承担太大风险,就对贷款的条件做了许多过细甚至是苛刻的规定,从而实施助学贷款的初衷就难以实现。其次,各有关部门或单位在助学贷款工作中协调不够。正因为我国个人信用制度不健全和银行与学校等对助学贷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所以银行、学校、财政与用人单位等部门或单位不能协调一致地认识到自己在助学贷款工作中的责任,也是助学贷款违约率较高的原因之一。
针对助学贷款违约率较高,要相应地采取以下措施来化解风险:一,对一部分借款人根本还不了贷款的呆坏账主要通过建立贷款风险基金来化解.国有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都享受按实核销呆坏帐的待遇;二,对借款人的败德行为主要通过个人信用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来化解。在西方发达国家依托高度发达的电子信息网络系统,个人信用征询系统十分完备。任何一个文档生在就业以后,不论在任何单位工作,其工薪收入都必须通过转帐记入其个人信用卡帐户,而银行个人信用卡帐户又必须以其个人终生唯一的社会保障号码为依据。这样学生文档以后,不管其工作流功性有多大,银行均可通过遍布全国的信息网络系统及时掌握借款人的行踪和收入,从而有效控制其贷款风险。因此,我国应尽早建立全国联网的个人情用登记证询系统,为助学贷款以及其他个人贷款业务的发展形成制度性的保障。三,加强教育,当务之急是大力加强信用教育,让学生懂得信用既是一种资源和无形资产,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人经济行为的立足之本,真正做到恪守信用。四,国家有关行政部门、银行、学校、家长与学生的协同是降低助学贷款违约率的关键。教育行政部门、公安部门、海关出入境管理、学校和用人单位都应该在收集、协助查找、查验助学贷款借款人有关信息中发挥应有作用,最低限度地降低银行贷款风险,促进助学贷款工作的顺利发展。
2、试述消费信贷的利弊
答:首先消费信贷是一种超前消费,所谓超前消费是指超过暂时的收入能力将今后的收入提前到现在支出,通俗的说就是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消费信贷的好处:
第一. 对个人而言, 消费信贷不仅可以帮助自己购买超出目前购买能力的消费品,改善生活质量,还可以激励自己奋发向上。
第二,从我国目前的经济背景和消费市场我们会发现,消费结构存在断层,由于商品的消费结构尚未完全成熟,因此出现买方市场对商品需求的严重不足,于是对消费信贷的鼓励就呼之而出。通过消费信贷可以带动新的消费热点,扩大市场需求,使消费结构更加合理,反过来又促进生产的增长,使生产与消费保持良性的循环。
第三. 消费信贷,是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手段之一。它可以增加资金利用率,只有真正进入市场流通的资金,才能具有货币本身所应具有的价值。
弊端:消费信贷虽能在短时期内刺激生产,但它与可持续发展之间是有根本冲突的:消费信贷实际是一种跨越现阶段生产力的消费,无形之中提前消耗了下一代人的有限资源,另外它使本已严重的环境恶化问题更加复杂,并严重打破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综上所述,消费信贷如果能在适当的范围内理智地去超前消费,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成为持续推动经济发展的力量。反之,将得不偿失。
3、如何计量助学贷款的风险?
答:正确评估贷款定价助学贷款风险成本,评估助学贷款的违约风险,合理确定风险补偿水平是助学贷款定价的重要环节。我们要结合全国各大学院的国家学生助学贷款管理办法,来准确、合理计量影响助学贷款风险成本的主要因素,对一般符合国家助学贷款条件的大学生债权与信用风险成本进行了理论与操作层面的分析,为各银行助学贷款定价之风险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