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辩问题
问题一、1、、如何增强中央银行的独立自主性?
答:要提高中央银行的独立自主性,要实行利率互换,利率互换不仅将有效帮助金融机构规避巨大的利率风险,增强其应对能力,从而使得利率市场化的基础更加稳固,也有利于提高央行调控的自主性空间,利率衍生品的创新空间也随之打开。 利率互换作为资本市场的核心工具,它打通了过去相对独立封闭的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贷款市场、个人消费信贷市场之间的价格联系,并通过外汇远期市场打通了国内和国际资本市场之间的价格联系,使整个金融市场成为联系更加紧密的整体,将大大提高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和定价效率。
问题二、2、 利率市场化对宏观经济的作用?
答:利率市场化对于宏观经济平衡所具有的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调节货币需求 调节货币需求是指通过调节货币需求者的行为,来调节货币供给与需求的平衡,以保持币值的稳定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均衡发展。货币需求包括生产性货币需求,即投资需求,也包括消费性货币需求。利率对上述两种货币需求都具有调节作用。
(2)调节商品的供求利率调节商品供求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调整贷款利率,改变企业生产性投资欲望,从而改变商品的供给。具体地说,当市场上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适当地降低利率,可以刺激投资者的投资欲望,从而增加商品供给,相反,某种商品供过于求, 则可以通过提高对这种商品的贷款利率,抑制企业的投资欲望,减少商品的供应,达到供求平衡。另一方面,是通过调整储蓄利率,使居民在可支配的收人中,重新选择用于储蓄和即期消费的部分,改变对商品的需求。
(3)调整产业结构 利率对于产业结构调整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实行差别利率实现的。
(4)有助于推动地区间产业的合理分工 目前我国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现象,是地区间不合理产业分工的表现。合理的区域分工, 应当以能否发挥地区资源优势为标准,只有将利率水平提高到合理的限度,才能使那些背离地区资源优势的项目无利可图,而保留占优势的产业,从而推动规模经济的发展,取得规模效益。
(5)引导资金的合理流动,达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 企业的技术装备不同、管理水平不同,对于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益也截然不同。合理的利率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经济效益低的企业对资金的需要,促使其改善企业的组织和管理,提高劳动生产力,而将资金提供给效益高的企业,使社会资金合理使用。
问题三、3、如何解决利率市场化过程中企业行为不规范这个难点?
答: (1)培养企业的资金成本意识
通过利率市场化、差异化操作,即通过对企业的资金流转速度、外部资信机构评级、入股银行、行业划分、帐户开立等多方面对企业使用资金成本进行差异化定价,在国家许可的利率浮动范围内进行浮动,从而培养企业的资金成本意识。
(2)通过利率杠杆规范企业行为
a、通过利率杠杆调动企业积极性。一方面是对守信用企业与银行合作关系良好的企业适时下浮利率,调动企业使用资金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在企业遭受自然灾害、金融危机时实行利率优惠,为企业“供血输氧”,实现双赢。
b、通过利率杠杆对企业不规范的行为作出及时反应,即惩戒性利率浮动。在企业出现挪用资金、恶意逃废债等不规范行为时,可以实行利率上浮50%-100%的惩戒性措施,并处以解除合同、提前收回信贷资金等辅助措施。使企业对自己的不规范行为付出较大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