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辩问题
1、范文认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为什么?
答:金融是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及与之相联系的经济活动的总称。广义的金融泛指一切与信用货币的发行、保管、兑换、结算、融通有关的经济活动,包括金银的买卖。狭义的金融专指信用货币的融通。而构成一个经济发展的成产要素有劳动力、土地、资本、人力资本、企业家、制度等。其中一个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是资本。资本对应的是利率,利率是衡量资本供求关系的一个概念,有了利率就有了交易的市场就是后来的银行,银行作为一个融资的途径太狭窄了,所以就有了资本市场就是股市和债市,股市债市的出现出现了依托股市投资的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又出现了可以分担风险的经济机构就是保险公司和期货公司。而这一切都是金融的组成部分。所以金融在经济社会中非常重要,小到个人,大到公司、国家,都或多或少参与其中。因此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2、范文指出“金融领域存在很多风险”,请谈谈《巴塞尔协议》对金融风险的分类,你认为我国目前主要的风险什么?
答:1988年的旧资本协议主要考虑信用风险,而新资本协议则认为银行面临着三大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其它风险(包括利率风险、操作风险、法律和声誉风险)。新资本协议指出的风险几乎囊括了银行所要面临的一切风险。并且新资本协议对各种风险都相应有一个资本标准要求。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金融机构正面临着多种多样的金融风险:
1)信用风险。主要是指因企业经营不善、银行信贷管理偏松等原因造成的贷款周转不灵,不能按时足额归还的风险。
2)财务风险。主要是指银行财务成本急剧增加而收入却不断下降以致引发财务亏损的风险
3)资本风险。主要指金融企业的资产质量恶化、资产呆滞、资产受损、资本金不足所引起的资不抵债、破产倒闭的风险。
4)经营风险。主要指金融机构自身的不规范行为引起的风险。
5)政策风险。主要指来自地方政府的干预造成的风险。
3、范文在P.3“三、建立金融安全预警系统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中指出“未来几年,一方面金融机构资产质量差,....”请问依据是什么?请列举我国银行业2010年末不良贷款的具体数据,以对比分析你在范文中的观点。
答:从2003年以来,中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从接近20%,一路下滑至如今的1.3%。银行资产质量的“惯性”向好,似乎让银行家们对风险把控能力有些“志得意满”。但分析人士指出,受政府融资平台治理、房地产市场调控、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等因素影响,中国经济在未来几年可能下移到8%-9%的次高增长区间。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的行业信用风险可能加大,外部因素将制约和减缓银行发展速度,并将对未来银行资产质量带来下滑压力。“正是因为这些因素的存在,要求银行将资产保全的触角前移,一些向下迁徙概率较大的关注类贷款要从源头上提前介入。” (2010-9-3 张朝晖 中国证券报)
1、2010年商业银行资产质量保持向好趋势,不良贷款双降。截至2010年末,国内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14%,较年初下降0.44个百分点。 2、国内银行中股份制银行的不良资产状况更为优秀。从分类数据看,农村商业银行不良率为1.95%,大型商业银行为1.31%,城市商业银行为0.91%,股份制银行仅0.70%,为国内银行中最低水平。这其中的原因是股份制银行启动市场化改革进程较早,风险意识强,风险管理措施执行效率高,另外历史包袱小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股份制商业银行适合作为投资标的。 3、不良贷款拨备充足。截至2010年末,商业银行整体拨备覆盖率为218.30%,较上年末提高62.9个百分点,远超过银监会所要求的150%规定比例值。如果按照计入融资平台不良贷款后1.51%不良率计算,拨备覆盖率也高达164.62%。拨备计提充足,能够抵御不良资产发生波动时造成的负面冲击。 4、银行股业绩有保障。在国内宏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大背景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将会继续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上,同时府融资平台和房地产市场不会形成严重冲击,信贷成本因此能够维持低位,为业绩增长预留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