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辩问题
问题1、汽车金融服务盈利的机制是什么?请详细叙述
答:汽车金融盈利模式是指在公司的主营业务中, 将资金、人才、技术、品牌等要素有机整合在一起,通过战略控制手段来形成长期稳定的利润增长点。我国的汽车金融服务业处于起步时期, 属于一个新兴的市场, 在盈利模式上比较单一, 主要集中在汽车销售和保险代理上, 因此, 不断加强对汽车金融服务盈利模式的研究, 正确运用盈利模式, 对汽车金融服务公司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汽车金融覆盖汽车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目前批发金融、消费金融和保险是汽车金融市场的主流产品,而二手车市场的快速发展使得二手车金融成为最有 潜力的汽车金融产品之一。
银行车贷。银行作为中国金融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是汽车金 融行业的主要参与主体,但由于汽车金融业务较传统企业 金融业务来讲比较零散,因此并未吸引国有大型银行过多 介入,在此领域涉足较多的是以平安银行、中信银行、民 生银行和浙商银行为代表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由于汽车动产属性以及贬值快的特点,银行汽车抵押贷款 业务一般期限较短,用于短期内周转资金,该业务盈利点 较低,故目前大部分银行已不再开展汽车抵押贷款业务。
汽车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现阶段的主要业务包括经销商库存融资和消 费信贷,汽车金融公司提供融资支持的对象主要是该品牌 授权经销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经销商的资金压力, 但能够提供的资金总额度有限。截至 2015 年年末,我国汽车 金融公司零售贷款余额 3051.54 亿元,比上年末增加 680.36 亿元,同比增长 28.69%,占贷款总额的 78.03%。汽车金融公司的平均资本充足率为 16%, 仍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而行业平均不良资产率仅为 0.54%,大幅低于商业银行水平。
汽车融资租赁公司。随着汽车融资租赁的发展,业务模式也在不断的增多,包 括直接租赁、售后回租、杠杆租赁、委托租赁、转租赁等 等,直接租赁和售后回租两种是目前汽车融资租赁主要业 务模式,车辆类型涵盖新车及二手车。值得关注的是厂商系和经销商系的融资租赁公司,它们凭 借在销售渠道、车辆维修服务、残值评估和二手车协同处 理等方面的优势,逐渐在这个领域发展壮大,并成为汽车 厂商和经销商集团新的利润增长点。
汽车经营性租赁公司。经营性租赁又称服务租赁、管理租赁或操作性租赁,是指 出租人将自己经营的租赁资产进行反复出租给不同承租人 使用,由承租人支付租金,直至资产报废或淘汰为止的一 种租赁方式。
汽车保险。从传统车险市场来看,中国人保、中国平安、太平洋保 险是国内三家最大的车险公司,保费收入合计占比接近 70%。2015 年,商业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之后,给了险 企更大的自主权,同时加剧了业绩分化。
汽车互联网金融。最开始的 “互联网 + 汽车金融” 产生于传统的汽车金融企 业,他们运用互联网改善汽车金融流程和体验,丰富获客 渠道。
汽车金融服务公司在创建盈利模式时, 必须建立自己的战略控制手段, 以保证带来的利润流, 使其免受竞争对手的侵蚀,企业可选择的战略控制手段有很多,如品牌、专利、产品超前开发、 独特的企业文化等。汽车金融服务盈利模式重要的一个战略控制手段就是对公司现金流的非规则性进行安排和组合, 如果单从消费者购车融资的偿还角度讲, 汽车金融服务公司的现金流动是规则性的, 因为消费者的每月还本付息是固定的, 事先由购车合同确定了, 但是, 从整个汽车金融服务公司来讲, 现金流又是非规则的, 因为汽车金融服务公司并不知道未来整个公司的具体销售情况, 虽然可以预测但不能精确到具体的数量,汽车金融服务公司的盈利模式必须根据现金流的非规则性的特点设计。汽车金融服务的主要盈利模式分为基本盈利模式和增值盈利模式,基本盈利模式指传统的以汽车销售为主的利润模式;增值盈利模式指在基本盈利模式之上附加了金融资本运作所构成的利润模式。
问题2、汽车金融服务队汽车产业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其作用机制是什么?
答:汽车金融对汽车产业作用机理
从新车市场、二手车市场到整个后市场,汽车市场每年的业务规模为数万亿元之巨,并保持持续增长态势。中国 38% 的汽车金融渗透率,远低于欧美发达 国家平均超过 50% 的汽车金融渗透率,再考虑到汽车制造商和经销商的金融需求,中国汽车金融蕴藏广阔的市场空间。
随着 2013 年至今中国互联网金融的爆发式增长,汽车金融的互联网演变加速, 从 BAT 到乐视、小米等互联网巨头,都对汽车领域充满了兴趣,从硬件、软件到金融服务,都在纷纷展开布局。互联网企业在数据积累、用户体验、交易支付等环节的持续创新,给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汽车金融的作用机理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是汽车产业价值链的构成, 第二是汽车金融业务渗透到汽车产业价值链的整合作用。 由于汽车金融公司与汽车财务公司的业务在汽车产业价值链上分布的不同, 汽车财务公司有很大一部分金融业务集中在汽车生产制造环节, 这将阻碍汽车财务公司在汽车金融服务领域的长远发展。 从汽车产业价值链的构成角度, 揭示了汽车金融公司业务渗透到汽车产业价值链的整合作用, 通过建立与发展汽车金融专业服务机构进而发展其汽车信贷服务, 提高汽车制造集团的竞争力, 将汽车金融业务打造成自主品牌汽车集团未来利润的重要来源之一。 当然, 汽车金融对汽车产业的发展也存在约束性, 汽车信贷数据分析了影响汽车金融服务体系的信贷约束行为, 认为信贷约束是汽车金融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基于价值链视角, 中国汽车工业在汽车金融上也面临着同样的困难, 主要体现在机构、 融资、 消费需求、 市场价格、 经验、 政策法规和服务等方面。 汽车金融服务不仅可以促进汽车销售, 还能成为汽车产业的重要利润来源。 汽车产业价值链的构成有汽车制造环节产业价值链细分、 汽车后服务市场价值链环节等; 汽车金融业务渗透到汽车产业价值链有汽车信贷、 汽车租赁、目标融合、 专业化和资金流通畅等。 因此, 汽车金融公司通过提供金融服务, 将汽车产业价值链中产品运动与资金运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从而使资金流在各个环节的运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使资金流在各个环节的运行更为通畅, 提高汽车制造集团的资金运用效率。
问题3、汽车金融服务的创新模式有哪些?
答:从国外的发展模式看, 汽车金融服务业主要的产业发展动力在于汽车制造公司的销售意向。 通过一些有代表性国家的汽车金融服务模式分别从汽车融资机构主体和汽车消费信贷金融服务体系两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并针对我国汽车金融服务的具体情况,提出通过优势互补、信贷联盟 融资租赁、债权转让来发展我国的汽车金融业。 我国汽车金融应提高专业管理能力和预防风险能力,充分发挥汽车保险的保障功能。从国外汽车金融经验比对来看,汽车金融模式构建主要包括根据汽车产业价值链的特点,建立起汽车金融专门机构并培育汽车金融专业化团队,引导汽车金融的消费需求。现实经济中,我国汽车制造企业还是以价格战的方式促进销售额的增长,借助金融手段促进销售额增长的营销方式不是汽车制造企业的主要营销方式。利用汽车金融在价值链中的比较优势,建立中国自己的汽车金融服务机构是促进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现实需要。促进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框架要求探索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汽车金融服务体系, 讨论汽车金融服务对汽车消费结构的影响, 为政策与措施提供理论基础。 阶段可以实现现有汽车财务公司的汽车金融服务部分对独立发展,适时推出汽车金融业务创新产品,力争与保险公司建立战略联盟,积极与世界品牌的汽车金融公司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