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额农业贷款投放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几点建议
内 容 摘 要
为落实“三农”政策,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信用社近几年来出台了一系列优抚政策和办法,利用小额农业贷款重点支持了种养业、农业再加工的农户及农合组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得到了社会的好评。但运行中也存在很多问题需用关注,主要表现在贷款投放力度趋势减缓,甚至有的地区逐年减少,贷款供需矛盾突出。小额农业贷款投放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一、行业风险集中、贷款管理难度大。二、社会信用环境较差,贷户信用意识淡薄,信贷人员“畏贷”。三、信贷人员偏少,影响贷款投放与管理。 四、贷款方式单一,寻找担保方式困难。 五、贷款执行利率偏高,贷款手续繁琐。六、几点 建议
农村信用社小额农业贷款投放难的分析及建议
为落实“三农”政策,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信用社近几年来出台了一系列优抚政策和办法,利用小额农业贷款重点支持了种养业、农业再加工的农户及农合组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得到了社会的好评。但运行中也存在很多问题需用关注,主要表现在贷款投放力度趋势减缓,甚至有的地区逐年减少,贷款供需矛盾突出。截至2010年末,内江市东兴区全辖小额贷款支持44956户,金额38959万元,分别较上年减少26356户,8505万元。为深入了解农村信用社小额农业贷款投放难情况,进一步做好“三农”服务,最近笔者专题进行了具体调查分析。至2010年末,内江市东兴区小额贷款余额37069万元,比2009年末减少5000万元,比2008年末减少0.8亿元,贷款投放呈逐年下降之势。小额农业贷款投放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一、行业风险集中、贷款管理难度大。
目前,小额农户贷款投向主要集中在种植业和养殖业等传统农业,由于受到此类产业经济效益的限制,农户收入较低,造成贷款风险集中;新型农业虽能带来较高收益,但周期相对较长,市场风险也大,可以说投放越多风险越大,管理难度也随之加大。如:2008年的奶牛行业,政府部门被定为“朝阳产业”,农户养殖积极性高,信用社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当时成立了9个养牛小区,存栏1500头,价值3000万元。但随着近年来市场的规范以及奶牛业由过热趋于理智、合理,原先的行业风险凸显,现在的奶牛价格由原先的2万元/头降至0.6万元/头,奶牛养殖户损失较大,在我区形成了行业风险,信用社的信贷风险也随之增大,只能采取措施收回贷款并停止对养殖户的资金支持,仅此一项损失近150万元。再是农业、养殖业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大风险高,保险公司对这两个行业没有给予必要的保险保障,一旦出现风险,就可能会血本无归,所以信用社在放款时不得不把风险防范放在首位,在贷款投放上顾虑较大。
二、社会信用环境较差,贷户信用意识淡薄,信贷人员“畏贷”。
东兴区的部分乡镇在“信用乡镇”创建时,各级单位将送贷下乡作为正面典型大力宣传,但是农户的信用意识仍是不够,造成了目前信用社人员不下乡进行做催收,借款户就不到信用社还贷或还息的被动局面。更有甚者造成对贷款拖欠不还,特别是经公检法等部门清收后不能清偿的事例和现象,会像瘟疫一样快速传染,影响到其他农户,逐渐形成恶劣的信用环境。一些中小企业管理水平和经营者素质较低,当经营出现困难时,不是在改进产品结构、加强经营管理、开辟市场上下功夫,而是想方设法拖欠贷款利息,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的信誉度。这就造成了信用社在放款上不得不慎而又慎,而且随着贷款责任追究力度不断加大,信贷人员的 “畏贷”心理严重,发放贷款的积极性也在减弱。
三、信贷人员偏少,影响贷款投放与管理。
因各方面的原因, 信用社信贷人员普遍偏少,大部分基层信用社信贷力量严重薄弱,仅有的一两名信贷员不但要负责贷前调查评级授信、贷款证办理及年检、贷款发放、贷后管理及收息,还要负责营销登记、数据统计、报表亮帐、门市代班等日常工作,确实存在实际困难。
四、贷款方式单一,寻找担保方式困难。
为防范风险,信用社在发放贷款时,大都强调必须由具有偿还能力的担保人信用担保或用存单作质押才能贷款。相当一部分贷款户自身没有存单可以质押,加之随着市场经济不断深入人心,法律意识的增强,人们的信用风险意识也增强,从而又造成有还款能力者不愿意出面担保而承担风险,寻找担保人成为贷款的又一道门槛。另外,近年来农村农村信用社又停办了农户联保贷款。同时,农户和农合组织缺乏可用于担保抵押的有效财产。突出表现为:一是企业土地多为集体土地,办理抵押时因不是国有,土地局难以办理土地登记,房屋在房管局也不能办理房产证。二是小企业初创阶段因没有充足的原始资本积累,其购买的机器设备多数是从机器二手交易市场购置,难以取得有效发票,不能办理财产评估。
五、贷款执行利率偏高,贷款手续繁琐。
信用社实行了利率定价管理办法,即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对资信评定的一般级农户上浮100%,对较好级农户上浮90%,对优秀级农户上浮80%,再因央行近年多次提高贷款基准利率,一般农户一年内的贷款利率高达15.12%。由于农户所担负的资金成不断增加,优质客户不贷或还贷,而信用度较低的客户,信用社又不愿意放贷。同时,贷款手续繁琐,致使农户需用钱时首先想到的是向民间借贷,这就造成了农村民间借贷发展势头非常迅猛,影响了贷款的发放量。
建议
一、保险公司应积极开展农业保险业务,推行比较适合农村产业的保险项目,以达到降低农业生产风险、降低信贷资金风险,从而使信用社在放款上消除后顾之忧。
二、加大社会诚信建设,构建良好金融生态环境。加强对农户的金融知识宣传教育,强化诚信意识。同时,建立相对完善的信用体制,地方政府组织各有关职能部门共同携手治理,对于那些不讲信用的农户坚决地予以摘牌收证,停止信贷支持,对恶意逃废债及久拖不还的企业进行严厉打击,直至追究企业负责人的刑事责任。努力开创诚信县市品牌形象的新局面。
三、加快基层信用担保机构建设。建议由相关部门或行业协会牵头,在产业相对集中的区域成立以企业融资参股形式组织的担保公司,从而在根本上解决农户、农合组织难以找担保单位的困难。同时政府部门要求税务、财政部门对农村信用社加大减免税收和补贴力度,以降低对“三农”贷款的利率,减少农民的负担。
四、信用社联社要成立“小额农户贷款”专门机构,加强对基层网点的检查与督导,重点是落实小额农户贷款的真实性和规范性,防治资金挪作他用。同时充实基层信用社信贷人员,落实奖惩对等的管理制度。
五、政府部门要搞好宣传和引导,使农合组织办成真正的经济实体,不要一哄而起,一哄而散,只要政绩不要实际,真正把农合组织办成老白姓发家致富的靠山。同时强化经营者素质,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强化财务管理,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遵循诚信原则,构筑良好的银企关系。
参 考 文 献
1、文硕,《审计发展史》,企业管理出版社,1996年
2、"国有股减持"课题组,《国有股减持与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改革》。
3、陈武朝 郑军,《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服务需求的特点及其影响的探讨》,《审计研究》200年第1期
4、李利明,《当银行成为企业》,《经济观察报》2002年2月25日
5、同2
6、黄玲仁,《浅谈证券市场投资主体的发展趋势》,《商业研究》2001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