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摘要…………………………………………………………………02
2、进一步开展消费信贷是经济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03
(1)发展消费信贷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03
(2)大力发展、推广消费信贷,是现代商业银行提高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的、有效的手段………………………………………………03
(3)我国居民收入及消费需求的变化,证明发展消费信贷业务的时机已经成熟…………………………………………………………03
3、目前开展消费信贷亟待解决的问题………………………………05
(1)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率呈现下降趋势……………………………05
(2)消费者的资信障碍………………………………………………05
(3)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运作的硬件环境有待完善…………………05
4、当前应大力拓展的消费信贷种类…………………………………06
(1)住房消费信贷……………………………………………………06
(2)汽车消费信贷……………………………………………………06
(3)个人大额耐用消费品贷款………………………………………07
(4)利用信用卡发展消费信贷………………………………………07
内 容 摘 要
【摘要】近年来,为了有力地支持、拉动并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踌健康发展,我国出台了《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指导意见》等政策,鼓励商业银行开办消费信贷业务,使金融机构开拓个人消费信贷业务进人新的阶段。进一步发展消费信贷,刺激有效需求,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及商业银行经营效益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进一步发展消费信贷的若干思考
近年来,为了有力地支持、拉动并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踌健康发展,我国出台了《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指导意见》等政策,鼓励商业银行开办消费信贷业务,使金融机构开拓个人消费信贷业务进人新的阶段。进一步发展消费信贷,刺激有效需求,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及商业银行经营效益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进一步开展消费信贷是经济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发展消费信贷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拉动,主要通过投资、消费、出口三种方式来实现。就我国目前的消费市场状况而言,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已经进人了一个大多数商品供需平衡,部分商品供大于求的时期。刺激消费,从而拉动经济增长,面临许多制约“瓶颈”。而进一步开展消费信贷,提高消费者的即期购买力,是促进消费的有效手段。而且,消费启动是经济运行的主动力,它的扩大不仅可带来消费品市场的繁荣,而且也会进一步带来投资品市场的繁荣,由此会带动整个经济的增长。
(二)大力发展、推广消费信贷,是现代商业银行提高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的、有效的手段。发展消费信贷,有利于银行资产结构改善和效益的提高。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主要是对企业的贷款,这使得银行的运作风险相对集中。一旦遇到经济衰退,企业经营普遍陷于困境,会给银行资产的效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带来很大威胁,而消费贷款则由于与经济周期的不同步性,可以适当分散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当前,随着利率连续下调,商业银行筹资成本明显降低,加上通过发行特种长期国债,商业银行的信贷实力已得到很大加强。同时,一方面,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占国有商业银行负债总额的比重居高不下,各商业银行深感压力沉重,迫切希望适时将储蓄向投资转化。另一方面,银行在信贷投放时,虽然加大了对国家政策支持的重点产业的投人,但出于对自身的贷款效益和担心形成新的资金沉淀的考虑,投放力度仍显不足。各银行都在寻找新的信贷增长点。在这种情况下,消费信贷的推广、发展,引起各银行高度的关注,并试图将现存的高额储蓄转化为投资,以激活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三)我国居民收入及消费需求的变化,证明发展消费信贷业务的时机已经成熟。一是城镇居民消费需求不断扩大。据统计,我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占全国居民消费需求的55%,而体制、资金等诸多制约因素却严重阻碍了我国生产环节与最终消费环节的良性畅通转化,影响了经济的启动,而消费信贷则可以作为有效手段之一,启动消费、促进生产、扩大内需、拉动经济的增长。二是农村市场潜力巨大,有待开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农村居民收人水平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收人的提高和消费支出的增加为开拓农村市场奠定了基础。激发农民的消费欲望,扩展农村消费市场,消费信贷这一形式在农村可谓“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二、目前开展消费信贷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近几年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率呈现下降趋势,造成消费动力不足,表现形式为即期消费减少,预期消费上升。改变这一不利态势首先要更新传统的“量人为出”的消费观念,增强居民对未来的信心,鼓励居民消费,使人们从本质上认清消费在拉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而银行则要从贷款的投放量、审批手续等方面尽量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形成消费、经济增长斗充分就业一收人增加的良性循环。
二是消费者的资信障碍。由于目前全国性的个人资信系统尚未建立,居民在向银行申请消费信贷时,银行即便花费很多时间,也很难掌握申请人的信用状况,这一方面造成银行的信贷成本上升,另一方面也使消费信贷申请人感到手续繁琐,开展消费信贷受到一定跟制。消费者资信评定系统的不完善,已成为消费信贷开展的主要障碍之一,要取消这种障碍,第一是要建立完善的个人信用体系;第二是要有系统的保险和担保制度。
三是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运作的硬件环境有待完善。我国关于信贷方面的法律法规有《担保法》、《票据法》、《信贷管理条例》等,一般都是为生产性信贷而立,针对消费信贷的法律法规尚有很多空白,在实际操作中随意性很大。应尽快制定、修订、完善关于消费信贷方面的法律法规,早日使消费者、银行在开展此项业务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消费信贷运作的硬件环境也有待尽快完善。银行应增设开办消费信贷业务的网点,或在可控制范围内将审批权限下放,使消费信贷尽量贴近百姓生活,办理手续在保证风险可控制的基础上尽量简化。
三、当前应大力拓展的消费信贷种类
(一)住房消费信贷。在我国,住房消费信贷已有一定基础。随着住房改革步伐的加快,进一步扩大住房消费信贷的条件已经成熟。在国外,住房消费信贷约占全部消费信贷的50%左右。我国近几年住房信贷虽然发展很快,但由于起步晚、时间短目前个人住房贷款的比重还是很低,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说明住房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空间很大,这对已实行信贷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商业银行来说,其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分散资金风险、提高资金使用率和赢利率来说都是很有可操作性的一项业务。1998年,我国住房分配体制改革的力度加大,许多城市都取消了福利分房,实行货币化分房,使得一部分中高收人者的买房成为当务之急。但他们中的许多人无法一次付清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房款,恰好商业银行都适时推出了个人住房信贷业务。鉴于这部分收人阶层本身工作、收人稳定,具有相当的偿还能力,他们中大部分人把目光投向银行寻求帮助,无疑将成为一个庞大而稳定的客户群体。
(二)汽车消费信贷。汽车工业最能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这种产业关联度高,涉及冶金、电子、化工等几乎所有国家支柱产业。虽然,目前我国汽车普及程度尚属于低水平,但随着国家基础设施的大力建设,汽车消费的空间也随之进一步加大。而且,私人对轿车不断增长的购买需求,成为近几年支撑轿车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汽车属于高档消费品,它的购置及养护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银行可以与汽车经销商、保险公司结合起来,采用分期付款、担保贷款的形式,为广大消费者提供资金支持。随着分期付款的车型品牌增多,加上政策引导得当,办理手续及资信调查的简便准确易行,通过贷款将汽车驶人家庭的时代很快就会到来,银行的资金也可进人一种良性循环的轨道。
(三)个人大额耐用消费品贷款。进人1990年代中后期,城市居民中普及的家居耐用消费品如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商品,面临更新换代。同时,计算机也日益为家庭所需,需求量十分可观。商业银行适时推出个人耐用消费品贷款,可完全将这种需求的能量释放出来。银行尽管暂时获利不大,但作为一项新业务,却具有客户群体庞大,涉及面广,影响力大的特点,从长远来讲,有利于增强商业银行运作的竞争力。在具体操作上,根据央行《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指导意见》的原则,开办这个贷种可用于购置计算机、大家俱、健身器材、乐器、卫生洁具等。可以预料,这一款消费信贷品种的前景很好,对于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十分明显,值得全面推广。
(四)利用信用卡发展消费信贷。个人信用卡透支也是消费信贷。从1985年广州发行第一张信用卡至今,全国商业银行发卡数量已逾亿张,已具备了相当的使用规模,但因各家银行间的技术差异,经营观念的局限性,以及个人信用评价体系的完善,使得信用卡的使用大多仅限于支取现金,这实际上违背了我国关于“积极增发信用卡,减少现金流量”的发展方针。信用卡究其本义来说是一种建立在个人信用状况良好基础上的贷记卡,主要作用应该是办理不受地域、时间限制的各类转账结算以及善意透支。发卡行之间设备的通用技术改造及对用卡申请人信用准确、科学的评价,可以极大地促进个人信用卡的广泛使用,激发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对于消费者来说,使用信用一卡善意透支消费,远比去银行一笔笔正式办理个贷手续要简便得多,而且可循环使用,对于消费品种的选择也有着完全的自由。对于银行来讲,通过信用卡将消费者、特约商户、发卡行有机结合起来,可使银行资金在一个安全、畅通的渠道中运作,而资金快速、安全的流通,也必将使这三者都能获得正当利益。可以说,银行信用卡是消费信贷一个最简便、易行、有力的好帮手。
参 考 文 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