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邮政储蓄稽查工作有利于实现邮储持续发展二、加强邮政储蓄稽查工作迫在眉睫。三、加强邮政储蓄稽查工作的策略选择。
内 容 摘 要
至2006年12月底,全国邮政储蓄存款余额已突破1000亿元,仅次于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然而,与邮政储蓄业务发展相对应的管理水平 ,尤其是资金的安全管理已不适应邮政储蓄发展;储蓄资金案件居高不下,成为影响和制 约邮政储蓄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强邮政稽查工作,依法对邮政金融机构的监管,能有效控制和化解金融风险,是保持邮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这是我们的长期任务。
加强稽查工作,实现邮储可持续发展
至2006年12月底,全国邮政储蓄存款余额已突破1000亿元,仅次于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然而,与邮政储蓄业务发展相对应的管理水平 ,尤其是资金的安全管理已不适应邮政储蓄发展;储蓄资金案件居高不下,成为影响和制 约邮政储蓄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大力加强邮政储蓄稽查工作,确保资金安全,实现邮 政储蓄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已迫在眉睫。一、加强邮政储蓄稽查工作有利于实现邮储持续发展 1.邮政储蓄稽查工作是贯彻执行各项金融政策、法律法规的重要手段。 作为国家金融体系的组成部分,邮政储蓄业务只有在国家金融政策、法律法规的范围内合法 经营,才能实现持续健康的发展。因此,必须通过稽查工作监督邮政储蓄经营活动,促进各 项金融政策、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使邮政储蓄业务发展纳入规范化的轨道。 2.邮政储蓄稽查工作是规范业务处理、促进储蓄业务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规范邮政储蓄业务处理不仅是加强邮政储蓄业务管理的需要,同时也是邮政储蓄业务持续健 康发展的需要。通过开展邮政储蓄稽查工作,促使邮政储蓄营业人员按照规范化的要求处理 储蓄业务,并且对邮政储蓄新业务处理不断提出规范化的要求,从而提高邮政储蓄业务的规 范化程度,推动邮政储蓄业务健康发展。 3.邮政储蓄稽查工作是确保用户资金安全的重要保障。 通过开展邮政储蓄稽查工作,加强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可以及时强化储蓄资金管理的 薄弱环节,杜绝和减少资金案件的发生,有效降低邮政储蓄资金的风险。 4.邮政储蓄稽查工作是评估邮政金融内控制度的重要工具。 邮政金融的内控制度建设必须与邮政储蓄业务发展有效结合,并通过一定的评估方式以 确定其有效性。开展邮政储蓄稽查工作可以对邮政储蓄业务运行的全过程实施有效监督, 反馈内控制度在各环节的有效程度,不断完善邮政金融内控制度的建设。 5.邮政储蓄稽查工作是掌握信息,为企业提供决策参考的重要途径。 企业决策离不开有效的信息反馈系统,邮政储蓄稽查的各项检查形成的业务管理状况总结, 是企业信息反馈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为加强企业管理,促进邮政金融业务发展提供有力 的支撑。二、加强邮政储蓄稽查工作迫在眉睫。 1.储蓄业务尤其是中间业务的发展,导致资金流量越来越大,储蓄资金管理的任 务日趋繁重。 邮政储蓄及中间业务的发展,首先带来的就是资金流量的增大,资金从收进到入行每一个环 节的任何偏差或疏忽都有可能造成资金损失。邮政储蓄必须加强邮政储蓄稽查,督促各环节 认真履行职责,才能有效地保证储蓄资金的安全。 2.案件居高不下,资金管理形势严峻。 根据国家邮政局关于储汇资金案件通报,2005年全国共发生贪污、盗窃、挪用、抢劫储汇资 金案件114起,涉案金额4059.49万元,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897.4万元。分析案件发生原因, 除各项基本规章制度不能有效落实、空白凭证管理失控、资金风险和安全防范意识淡薄外, 专职稽查人员严重短缺、稽查监督检查不到位、资金安全隐患不能及时被发现,是造成案件 屡屡发生的重要因素。 3.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滞后,安全监控防线不力。 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是防范邮政金融风险的关键,由于目前在观念上存在的偏差,邮政 储蓄在基本建设、人员配备、内控制度建设等方面与专业银行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内部 控制制度建设滞后于业务发展的需要,作为储蓄业务管理第三道防线的邮政储蓄稽查工作的 脆弱给内部作案提供可乘之机,严重影响到储蓄资金的安全管理。 4.稽查队伍不健全,稽查的监督防范作用未能有效发挥。 一方面稽查工作作为邮政储蓄业务经营中独立行使监督职能的管理岗位,在责权利、组织机 构建设等方面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严重影响到稽查部门履行职责。另一方面,稽查队伍的 人员配备、人员素质与其应履行的职能相比,远远不相适应,难以履行有效的监督职能。 5.高科技作案呈上升趋势,技术防范能力亟须加强。 计算机作案具有隐蔽性强、潜伏时间长、毁灭证据容易、取证与侦破困难等特殊的形态和特 征。由于缺乏技术手段和人员结构的支撑,邮储存折、绿卡信息防伪功能不尽完善,储蓄稽 查在防范计算机作案面前显得十分软弱。三、加强邮政储蓄稽查工作的策略选择。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邮政储蓄是金融业务,必须从金融业务的高度加强稽查工作,增强邮储经营者特别是领导者 的资金安全意识。 (1)树立稽查是防范邮政资金风险关键手段的观念。邮政储蓄资金风险直接体现在企业资金 权益的损失、信誉下降而造成客户源的流失、市场的萎缩、发展动力的衰竭。鉴于目前大部 分案件属于内部人员或内外勾结作案的现状,防范内部操作、内部管理的漏洞是防范资金风 险的当务之急。 (2)树立稽查可以促进邮政储蓄业务发展的观念。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追求盈利, 稽查部门只有履行监督职能,评估和反馈业务发展的各项内在因素,才能促进邮政储蓄业务 发展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2.建立高效、权威的稽查组织体系。 创造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真正发挥稽查的作用,必须建立一个高效、权威的邮政储蓄稽查 组织体系。组织上应实行总稽查负责制,由总稽查直接向局长负责,体制上可逐步实施“ 下派一级”的稽查派驻制,把目前全国四级稽查网合并为三级稽查网,这样有利于独立行使 职能,减少干预,真正发挥作用。 要扩大稽查内审部门的权力,增强其独立性、权威性; 扩大稽查覆盖面,增加稽查频次,加强监督管理。 3.建立一个多层次的监督检查网。 要重视稽查工作,将业务水平高、有一定稽查工作经验、懂计算机、法律、会计、审计、思 想政治素质高的人员逐步充实到专职稽查队伍中来。落实稽查人员岗位责任制,并严格考核 、奖惩兑现。结合邮政的实际情况,可将邮政视察、储汇稽查相互融合起来,并充分发挥支 局长、事后监督、汇兑检查、会计的岗位监督管理审核职能,从而形成一个多层次、分工明 确的有效的监督检查网。在 邮政储蓄业务向高科技要效益的同时,要把对现有稽查人员的培训工作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努力提高稽查人员防范利用高科技作案的意识和能力。 4.调整储汇稽查的重点,加强现代化稽查手段。 储汇稽查必须适应邮政金融业务发展的需要,调整稽查工作重点。一要实现事前稽查为基础,事中稽查为重点,事后稽查为辅助的转变。事前稽查,要针对业 务管理的基础条件,包括人员素质、规章制度建立、业务处理流程完善等方面开展的稽查, 全面评估业务开办、技术手段应用的风险程度并进行完善。事中稽查,要针对各环节业务 处理的具体情况开展稽查,以杜绝差错或舞弊行为。事后稽查,要针对业务中已经发生或存 在的问题开展调查或稽查活动,完善规章制度,以堵塞漏洞。二要实现稽查手段向现代化转变。计算机在储蓄业务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业务处理和管 理的功效,而且也可以实现稽查手段的现代化。如建立计算机对业务处理的预警系统,发现 非正常交易立即进行查处,从而实现对业务处理的实时稽查。建立对计算机系统的稽查应用 系统,实现远程稽查与现场稽查的有机结合,提高稽查的功效。 5.落实管理制度,完善管理、考核体系。 与传统邮政业务相比,邮政储蓄的风险性更强,对从业人员的素质、对内在的监督机制体系 均提出了 更高的要求。因此,应将邮政储蓄业务管理手段融合传统邮政管理经验,形成现代邮政储蓄 管理的方法。同时,必须建立现代稽查手段,开展对计算 机操作过程的实时稽查,建立计算机运行预警系统,有效防范邮政储蓄的资金风险。
加强邮政稽查工作,依法对邮政金融机构的监管,能有效控制和化解金融风险,是保持邮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这是我们的长期任务。本文拟简要分析有关加强邮政稽查工作,强化储蓄资金管理的薄弱环节,杜绝和减少资金案件的发生略述己见。
参 考 文 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