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前岚县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情况
二、实行统一法人管理后,我县农村信用社在经营管理中更加规范化,制度化
三、一级法人体制后需更进一步加强管理
内 容 摘 要
岚县作为吕梁山区的一个农业大县,农村信用社已成为支持全县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但面对农业这一弱势产业,由于农村信用社自身的资金总量少、经营利润低,在支持服务“三农”上感到乏力。如何既能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又能促进信用社的发展,是我们改革的重点,也是难点,实行“股份合作制”,坚持服务“三农”的经营方向,利用“合作制”的政策扶持,用政策性业务带动经营性业务发展,有效提高盈利水平,增强经营实力,才是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最佳途径,才有利于促进农村信用社的健康发展。
当前统一法人改革是农村信用社
改革发展的最佳途径
岚县作为吕梁山区的一个农业大县,农村信用社是全县经济发展的后盾,但面对农业这一弱势产业,由于农村信用社自身的资金总量少、经营利润低,在支持服务“三农”上感到乏力。如何既能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又能促进信用社的发展,是我们改革的重点,也是难点,即是走“合作制”还是“股份制”,因为只有走“合作制”道路才能有效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但这需要政府的政策作保障。可农村信用社是企业,企业经营就要追求利润,农村信用社也不例外。因此,农村信用社在改革中只有按照商业化运作,走“股份制”的道路,才能在今天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不断发展。因此,实行“股份合作制”,坚持服务“三农”的经营方向,利用“合作制”的政策扶持,用政策性业务带动经营性业务发展,有效提高盈利水平,增强经营实力,才是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最佳途径,才有利于促进农村信用社的健康发展。
一、当前岚县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情况
2007年9月20日,岚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创立大会暨第一届社员代表大会胜利召开,标志着岚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统一法人体制改革工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标志着岚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法人治理结构全面完成,经营机制、管理机制和监督制约机制逐步完善;同时也标志着岚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股份合作制”改革进入实质性阶段。
二、实行统一法人管理后,我县农村信用社在经营管理中更加规范化,制度化,主要表现为:
1、是经营管理实现规范化,能有效地化解金融风险。二级法人体制下,基层信用社作为独立法人单位,资金规模小、资本金不足、抗风险能力弱,部分信用社严重资不抵债,化解风险的压力很大。实行一级法人后,按照全县“一盘棋”的思想,对所有网点进行合理布局,对效益低下、无发展前景的网点有步骤地进行重组撤并,增强整体抗风险能力。
2、是统一信贷资金管理,提高资金运营效率。二级法人体制下,单个信用社资金实力弱,只能满足小农经济生产,不能满足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资金需要。一级法人后,联社可以在全县范围内统一灵活地调度资金,合理地掌握资金头寸,把富余的资金投到资金需求量大的符合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项目上,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实现农村经济和信用社的同步发展。同时规范贷款管理,实行授权、授信制度。县联社根据各信用社信贷管理能力授予一定的贷款审批权限,逐级成立贷款审查委员会或贷款审查小组,严把贷款投向关和质量关,实现贷款的审贷分离,避免了两级法人制下因贷款风险预测不准而导致的信贷风险,进一步加强对基层社信贷投放回笼的考核和督察,对新增贷款到期收回率、新增农业贷款占比等主要指标定期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工资挂钩,严格执行不良贷款责任追究制度,对应核销的呆帐贷款联社可以统筹使用呆帐准备进行核销,以提高资产质量,使其轻装上阵。
3、是健全内控制度,进一步规范经营行为。二级法人体制下,内控制度不健全,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各信用社在小利益的驱使下,对不符合有关规定的行为擅自作主,如提高存、贷款利率、弄虚作假等现象。实施一级法人体制后,信用社明确了三会一层的管理职责,全县执行统一的管理制度,有专职的监事会和联社稽核部负责内控制度的落实和对各项业务的稽核监督,使内控制度得到了有效落实,确保了信用社经营成果的真实性和各项业务经营活动的合规合法。
4、是集中财务管理,有效地节约成本。实施一级法人体制后,全县信用社要强化内部管理,把压缩不合理开支作为扭亏增盈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随着各基层信用社独立法人地位的取消,全县的费用支出及固定资产购置由县联社统一审批,总额控制,实现了费用支出“一口出”,从根本上改变了两级法人制下费用开支各自为政的现象。在经营规模大幅扩张的情况下,有效降低全县的费用支出。
5、是统一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团队潜能。二级法人体制下,各基层信用社人员学历、年龄等结构不平衡,干部任用机制相对僵化,人员不能合理运用,有的员工在一个信用社或岗位一干就是几年,甚至几十年,电子化建设落后,有计算机的地方只是单一的储蓄管理,不能有效发挥信用社点多面广的作用。实行一级法人体制后,县联社机关中层和基层社主任竞聘上岗,打破县联社与各信用社之间的界限,要使那些懂经营、会管理的同志走上了管理岗位,实行干部交流制度。对在一个信用社社工作满3年的高级管理人员实行异地交流。增强全县干部职工干好工作的自觉性、紧迫感和责任感,同时集中财力进行统一规划,提高电子化水平,积极加入中国银联,要实现全县,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联网,充分发挥信用社点多面广的作用,更好地为客户服务,以提高信用社的整体形象。
三、一级法人体制后需更进一步加强管理
如何发挥统一法人的优势,把我县农村信用社建设成一流的区域性现代金融企业,还要有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班子成员都具有强烈的改革创新意识,始终想在前、干在前,不等不靠,自我加压,凡要求职工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在改革中注意把握职工的思想脉搏,坚持科学民主的办事原则,广泛征求意见,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提高了员工的竟争意识,树立良好的外部形象。正确协调、处理和理顺法人治理结构中联社和基层社的权力分散和集中的关系,积极和县委、县府进行沟通,争取全力支持信用社的发展,利用各种会议宣传信用社,在经营上不干预信用社的具体业务操作。多向地方政府汇报信用社支持“三农”发展的举措,积极争取地方党政的理解和支持,构造统一法人的内外部经营环境。
参 考 文 献
《国务院深化农村信用改革试点方案》,2003年
《山西省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05年
周丽萍 张中民 武文生,《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的缺陷及其矫正》,《金融导刊》,2006年
田华茂,《农村信用社改革:目标、问题及模式》,《中国金融》2007年
郑文军 雷莉,《农信社改革法人治理结构探讨》,《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