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内 容 摘 要3
一、我国汽车金融的发展现状4
二、我国汽车金融存在的问题5
三、推动我国汽车金融发展的对策和建议7
四、结语10
参 考 文 献11
内 容 摘 要
自加入世界经贸组织后,我国经济呈现出欣欣向荣、繁荣发展的新局面,汽车金融产业在这个经济环境中应运而生,它作为汽车产业与金融产业相结合出现的新兴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产业之一。我国汽车金融产业发展现状如何、在发展进程中遇到什么问题、又该如何解决才能推动我国汽车金融产业的发展,让我国汽车金融产业迈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将是本文去着力探讨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汽车金融;现状;问题;对策
浅析我国汽车金融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一、我国汽车金融的发展现状
(一)汽车金融定义
汽车金融主要指与汽车产业相关的金融服务,是在汽车研发设计、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中所涉及到的资金融通的方式。在生产环节,融资机构为厂家提供生产流动资金;在流通领域,汽车融资机构对经销商必要的库存车辆提供周转融资;对经销商的服务设施,如展厅配件仓库等提供必要的贷款;对经销商提供日常的流动资金贷款。在销售环节,汽车融资机构对消费者提供多种方式的融资服务,如汽车消费信贷、融资租赁等;在售后环节,汽车保险机构对消费者的车辆和人员提供多种多样的保险服务等。
(二)我国汽车金融的现状
我国汽车产业的起步是 1953 年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建立,1993 年,北方兵工汽贸公司提出分期付款购买汽车,这是初具汽车金融概念产业的实际起点,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了汽车金融的时代。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5 年我国的汽车销量为245976 万量,同比增长 4.7%,虽然创 2012 以来最低增速,但汽车金融业务以较高水平增速。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 2015 年度中国汽车金融公司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15 年我国汽车金融整体渗透率约 35%,相比 2014 年大幅增长,增幅超过 50%。据统计(以 2015 年的数据),我国有汽车金融公司 25 家,总资产达4190.06 亿元,同 2014 年相比,以 23.12% 的增速在总资产上增加了 786.73 亿元。融资和消费信贷是目前我国汽车金融的主要形式,消费信贷是为购车客户提供的消费贷款。消费信贷方面,截至 2015 年年末,余额达到 3051.54 亿元,同比增长 28.69%。从汽车金融公司主要业务的增长情况来看,2005 年至 2015 年,融资租赁由无到有,消费信贷和经销商贷款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尤其是信贷消费最为猛烈和明显。从汽车金融公司主要的业务结构情况来看,2005 年到 2015 年,经历了单纯的经销商贷款和消费信贷转变为现在的经销商贷款、消费信贷和融资租赁三者存在的业务结构,消费信贷所占的百分比由最初的 33% 增长到现在的 78.0%(期间有较少的同比减少情况出现)。2015 年我国汽车金融公司贷款车辆为 29260 万辆,比上年末增加 6707 万辆,同比增长 29.74%,占 2015 年我国汽车销量的 11.90%,该比例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低,但我国汽车金融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我国汽车金融存在的问题
(一) 运转效率低
一般情况下,考虑到消费者个人征信系统尚处于建议发展阶段,国内汽车金融行业因此凸显出的效率低问题主要体现有以下几个方面:贷款审核时间较长,并且还消耗诸多人力与物力;对呆坏账的追缴体现出无能为力的状态,并且还没有对其设立相关惩罚策略;汽车金融服务单位的资金利用率较低等。通过上述内容的贷款审核时间过长一项表现来看,其是体现国内目前汽车金融行业效率低的最直观问题。由于汽车金融企业无权对消费者在相关商业的征信记录进行查询,因此,其贷款审核工作需要对消费者的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核实等,同时,还需要对其直系亲属进行了解与核实消费者经济情况以及还款能力,当业务量较大的时候,该工作还会涉及到大量的时间与资金。另外一方面,汽车金融公司对呆坏账的追缴情况没有过多有效措施,也没有完善的惩罚措施体系。一般情况下,国内汽车金融企业的贷款形式为信用贷款,其无权在相关商业银行中查询汽车消费者的贷款信用情况,并且也不能将自身获得的消费者不良信用记录告之于相关商业银行,以至于当前汽车金融公司对呆坏账的处理显得举手无措。
(二) 风险系数过高
一般情况下,汽车金融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因素有以下几点内容:首先,由于汽车金融企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赢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以及消费经济市场等,以至于其对汽车消费者提供贷款的时候,没有真正落实查询消费者经济情况的工作,致使没有偿还贷款能力的汽车消费者也可以购买产品,从而使得汽车金融企业的呆坏账占比增多,进而使得其承担更多的道德风险系数而遭受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其次,由于汽车金融企业自身能力不足,例如:产品少、创新能力有限、产业链短缺等,以至于其只能为汽车消费者提供贷款服务,加上自身整体资金流动性差,致使汽车金融企业一旦遇到违约事件的发生而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第三,由于汽车金融企业对相关销售中心没有控制权利,如果汽车销售中心与消费者串联起来而欺骗贷款,则会给汽车金融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由此可以看出,汽车金融企业是整体金融风险的主要受体,其不能够有效实现分散风险的目的。第四,由于汽车金融企业主要通过审核与放贷分开执行办法而控制其风险的,不仅起到相互监督的作用,而且还不会发生徇私舞弊的现象,但是,这种执行办法使得企业各部分之间无法做到信息共享的目的,以至于汽车金融企业很容易错过控制风险的最佳时机而遭受到风险的侵袭。除此之外,还容易造成工作效率较低。
(三) 消费者对汽车金融企业产品的接受度较低
通过调查问卷结果(据新华信国际咨询有限公司对汽车消费者的调查)了解到,大多数消费者(调查结果显示 80% 的消费者)愿意通过贷款方式来购买车,但是仅有少量消费者(调查结果显示 40% 的消费者)愿意选择汽车金融企业信贷产品服务来购买车辆,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数汽车消费者愿意通过选择相关商业银行贷款方式来购买车辆,如果汽车金融企业做到消费者能够愿意选择自身服务产品的话,不仅需要提高自身的知名度,而且还需要对汽车消费者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从而实现汽车消费者对自身金融企业的信赖。
(四)汽车金融公司融资难
商业银行是我国汽车金融公司最主要的融资渠道,其次是境内关联公司 3 个月以上的存款,我国的汽车金融公司要发展,仅仅通过这些融资渠道是不够的。银行融资门槛之高,并不是所有的汽车金融公司都能够通过银行融资。因为银行考虑资产质量和风险收益,一般对汽车金融公司融资十分严谨能够,在审核上较为严格,一部分规模较小的汽车金融公司很难通过银行融资。银行需要考虑收益因素,所以汽车金融公司不得不承受较高的融资成本。在 2014 年年末,银监会发布了《关于汽车金融公司、消费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审批和产品备案登记有关工作规程的通知》,这是我国准许汽车金融资产证券化进行融资。尽管 2014 年,资产证券化已经在政策上成为了我国汽车金融公司融资的渠道之一,但目前我国汽车金融公司通过资产证券化融资仍然是起步阶段,在审批注册和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较大的阻碍。所以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成本高所导致的融资难是当下我国汽车金融公司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
(五)我国信用体系不够完善
国外的汽车金融发展了接近 100 年,信用体系也较为完善。我国的信用体系不够完善,个人信用信息无法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实现最大程度上的共享,个人信用档案无法及时建立、个人信用状况无法及时更新,这些都增加了我国在汽车金融业务开展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阻碍着我国汽车金融产业的发展。
(六)汽车金融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在我国汽车金融产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与汽车金融相关的法律法规。1998 年 9 月,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了《汽车消费贷款管理办法》,1999 年 4 月出台了《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的指导意见》,标志着汽车贷款得到监管部门的认可,2004年 8 月,《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尽管相关的法律法规陆续出台和修改,但法律法规监管方面仍然存在着漏洞。汽车金融法律法规的缺陷,会限制汽车金融公司的发展,也会导致
一部分人一部分公司有形或者无形利用法律法规的漏洞来开展业务,这不仅会使我国汽车金融业务开展不顺利,而且会影响我国汽车金融业务市场的秩序。
(七)我国汽车金融产品单一、业务结构简单
我国汽车金融业务起步较晚,同国外汽车金融产品相比,汽车金融产品相对单一,业务结构相对简单。汽车金融产品是汽车金融的直接成果,产品的市场接受情况,直接反映在利润和发展现状上面。汽车金融产品单一,不能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业务结构相对简单,以 2015 年的数据为例,我国汽车金融公司的业务结构,消费信贷占比最大。尽管融资租赁从2010 年开始出现,但它的占比仍然较小,融资租赁的发展缓慢。
三、推动我国汽车金融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我国汽车金融产业在发展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只有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我国汽车金融产业在现在的良好基础上常青发展。具体的对策建议如下 :
(一)拓宽汽车金融公司的融资渠道,建立以汽车金融公司为主体的汽车金融服务市场
银行作为汽车金融公司目前最主要的融资渠道,无法满足我国汽车金融公司的资金需求,这时候就要寻找其他的融资渠道进行融资。拓宽汽车金融公司的融资渠道是我国汽车金融公司在经营之前最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汽车金融公司可以通过发行公司债券、发行商业票据等方式来筹集资金。以资产证券化方式融资,还需进一步开放,来支持汽车金融公司的发展。
在国外,主导汽车金融市场的是由汽车制造商设立的专业汽车金融公司,而不是商业银行。美国汽车厂商下的金融公司占业务总量的 49%,银行占 34%,信贷联盟占 17%。而我国汽车金融服务主体仍是商业银行。要想解决汽车金融服务主体单一、风险集中的问题,应该借鉴国际上成熟的经验,建立以汽车金融公司为主的多元化的汽车金融服务市场结构,扩大市场主体。一方面要继续完善商业银行特别是城市商业银行的汽车消费信贷业务,扩大汽车消费信贷在银行业中的主体范围。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专业化的汽车金融公司或汽车消费信贷银行,如汽车厂商设立的专业金融服务机构、汽车集团财务公司等。
(二)完善个人征信体系
个人征信在汽车金融市场上作为参考依据、先决条件,是保证业务顺利开展的前提。个人征信体系是否完善,决定业务开展的安全顺利与否。进一步完善个人征信体系,是我国汽车金融在发展过程中不得不去解决的一个问题。完善个人征信体系,需要客户和各个部门的配合联系,在个人信用上实现信息共享,以此来促进个人征信体系的完善。通过不断完善信用管理体系才会使得汽车金融企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如果一个企业的信用管理体系不完善则易推动其走向淘汰市场的边缘。因此,完善信用管理体系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般情况下,汽车金融企业的信任管理体系包括消费者还款能力以及经济状况,除此之外,还需要了解消费者曾经是否存在不良信用记录等,从而为汽车金融企业走向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逐步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我国的汽车信贷主要针对个人消费,而目前却没有一套完整的法律法规和配套体系,有些条款大多不利于消费者,阻止了消费欲望。汽车金融服务是商业交易,应遵循民法的平等、公平原则,应该对金融机构与金融服务接受者的权利予以一体保护。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都以法律形式明确了金融机构与金融服务的接受者是经营者与消费者的关系,金融服务接受者享有消费者权利,而且又在特别法中对金融消费者的权利予以特别保护。
与汽车金融相关的法律法规,是监督管理我国汽车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市场的工具。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会造成监督管理方面的疏漏,进而引起不可想象的后果。我国应该逐渐健全汽车金融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化操作过程,细化违规操作的限定,健全监督管理体系,减少汽车金融业务的风险。由于目前所推行的法律法规对汽车金融行业的发展起到了指引与限制的作用,但是相较于西方先进国家而言,目前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加上汽车金融市场还不够发达,从而严重制约我国汽车金融企业的发展,因此,需要不断完善国内对汽车金融市场的相关法律法规,同时,还需要做好指引汽车金融汽车发展的工作,并且引导其加强风险控制工作。
(四)加强我国汽车金融产品创新、业务结构创新
产品创新、业务创新是发展我国汽车金融产业的重要举,只有不断的创新,汽车金融产业才能不断的发展壮大。在观察市场、考虑客户需求的基础上,创新汽车金融产品,创造出灵活的汽车金融产品。在业务模式上,加大尝试、加大开发新的汽车金融业务模式,不断的探索,寻找新业务模式的生存空间与发展潜能。
(五)利用互联网发展汽车金融
传统的宣传方式是纸媒和电视广告,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纸媒的影响力逐渐下降,电视广告的成本又居高不下,这无疑给汽车金融公司一个沉重的打击。近些年,互联网的发展速度之快是始料未及的,汽车金融产业也可以利用互联网。利用互联网宣传,不仅能够引起广泛讨论,而且可以拓宽宣传渠道。传统的汽车金融经营模式是线下经营,现在需要新型的汽车金融经营模式。开展线上汽车金融产业链服务平台,把车辆交易、智能用户匹配、用户需求整合在一起,既能为客户提供便利,也能为公司节约成本,它是我国汽车金融市场的需求。
(六)着力对汽车金融企业的管理进行完善
首先,需要放宽汽车金融企业的限制,使得其能够与商业银行加强合作,从而加强自身综合竞争能力;其次,需要不断完善国内汽车金融企业体系,这是由于汽车金融企业是随着汽车行业发展的金融业,根据目前来看,国内汽车行业日趋形成产业化,由此可以看出,汽车金融行业也将会形成完善的体系,因此,需要对目前汽车金融企业的管理进行完善,从而使其形成完善的体系,从而将商业银行淡出汽车金融领域,使其不再为汽车金融领域中的主体地位,进而给其他相关行业进入金融市场提供机会。
(七)帮助居民树立现代消费观,加强金融监管
一方面发展国民经济,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居民收入预期,缩小贫富差距。另方面使公民树立现代消费信用消费方式,学会超前消费,利用好汽车金融公司提供的各种消费信贷。2008 年的美国金融危机正是由于当局对资产证券化过程疏于监管,最重导致实体经济受损,汽车产业以及汽车金融服务都遭到破坏。
四、结语
综上所述,自从加入 WTO 后,我国汽车业的发展在质量、成本和技术方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且在相关金融服务领域也将直面竞争。在当今世界各行各业产融结合的大背景下,汽车行业的金融服务已经显得越来越重要了。同时我国汽车产业和金融机构联系紧密随着国家政策的倡导国内征信体系和信用环境的改善商业银行将积极进入汽车消费信贷领域。预期未来汽车消费信贷市场上的产品会越来越丰富客户多样化的汽车消费信贷需求也将得以满足和释放。央行公布的货币信贷数据显示,在政箫强劲拉动下汽车市场增长明显。2009 年上半年我国消费信贷主要集中在二季度释放其中房地产信贷汽车信贷二季度同比增速均超过 1 50%(数据来自中国汽车市场),车贷正成为仅发于住房贷款的第二大消费贷款。这表明汽车金融服务业在我国的前景也是无可限量的。
参考文献:
[1] 冉瑞栋 . 促进我国汽车金融行业发展的实践构想 [J]. 东方企业文化 ,2015(10).
[2] 孔玉蓉 . 中国汽车金融现状发展及对策分析 [J]. 金融经济 ,2010(01).
[3] 郭嘉 , 陶智君 , 罗红霞 , 经纶 . 我国汽车金融业现状及发展 [J].企业导报 ,2010(10).
[4] 王娟 , 李俊高 . 我国汽车金融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 [J]. 经营管理者 ,2010(09).
[5] 张明 . 我国汽车金融公司发展问题研究 [J]. 统计与管理 ,2013(04)
[6 魏福全. 我国汽车金融公司发展问题及对策分析. 中国经贸导刊,2010. 5.
[7] 刘聪,姚秋,刘岩. 我国汽车消费信贷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黑龙江对外经贸,2015. 7.
[8]刘全文,曹巧会. 对当前我国汽车金融公司发展现状分析及政策建议. 消费导刊,2010. 3.
[9]赵山儿. 浅议我国汽车融资租赁业. 经济师,201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