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衍生工具的定义 ······································· 3
金融业衍生工具的定义·······································3
金融衍生工具的特征········································ ·5
跨期性······················································5
杠杆效应·····················································5
不确定性和高风险································· ···· ··5
联动性·······················································6
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分析·······································6
(1)市场风险····················································7
(2)流动性风险···················································8
(3)信用风险···················································8
(4)营运风险···················································8
(5)法律风险···················································8
四、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管理·······································8
(1)市场风险管理··············································9
(2)流动性风险管理·············································9
(3)信用风险管理··············································9
(4)法律风险管理···············································9
摘 要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财富的增加,企业投资意识的增强,企业对投资渠道的选择和投资方式及投资产品的选择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风险控制的前提获取更大的收益,于是,企业对金融业的衍生工具有了较大需求;对于金融业的企业来讲,如何将更多的未来资产进行盘活,如何合理配置资产实现最大流动性,于是金融业的衍生工具就诞生了,他们不谋而合。本文就金融业的衍生工具及金融衍生品的发展及原因和衍生金融市场的风险情况做一个简要的分析。
金融业衍生工具的产生与发展
时间进入20世纪20年代,随着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世界经济进入了大萧条时代,居民消费能力下降,美国胜家缝纫机公司开启了租购缝纫机业务,即现在通俗的分期付款业务;50年代,信用卡的出现,提前消费成为了一种时尚;70年代,经济快速发展,传统金融业的产品已经不能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投资需求和金融业自己发展中的风险控制及业务范围。金融业需要一些新的产品来扩大自己的业务范围,于是对传统金融业务的创新产品就成了金融业的衍生工具的产生,俗称金融衍生品。
金融衍生工具的定义
金融衍生工具又称金融衍生产品,是与基础金融产品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指建立在基础产品或基础变量之上,其价格取决于基础金融产品价格(或数值)变动的派生金融产品。这里所说的基础产品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仅包括现货金融产品(如债券、股票、银行定期存款单等等),也包括金融衍生工具。作为金融衍生工具基础的变量则包括利率、各类价格指数甚至天气(温度)指数。
二.金融衍生工具的特征
金融衍生工具是基于基础金融产品经过重新设计加以数学模型设计而成的衍生产品,具备自己的一些独特金融特征:
(1)跨期交易
金融衍生工具是交易双方基于现在对未来的一些预期做出的交易,具有跨期性,是交易双方通过对利率、汇率、股价等因素变动趋势的预测,约定在未来某一时间按照一定条件进行交易或选择是否交易的合约。无论是哪一种金融衍生工具,都会影响交易者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或未来某时点上的现金流,跨期交易的特点十分突出。这就要求交易双方对利率、汇率、股价等价格因素的未来变动趋势作出判断,而判断的准确与否直接决定了交易者的交易盈亏。
(2)杠杆效应
金融衍生工具交易一般只需要支付少量的保证金或权利金就可签订远期大额合约或互换不同的金融工具。例如,若期货交易保证金为合约金额的5%,则期货交易者可以控制20倍于所投资金额的合约资产,实现以小搏大的效果。在收益可能成倍放大的同时,投资者所承担的风险与损失也会成倍放大,基础工具价格的轻微变动也许就会带来投资者的大盈大亏。金融衍生工具的杠杆效应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它的高投机性和高风险性。
(3)不确定性和高风险
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后果取决于交易者对基础工具(变量)未来价格(数值)的预测和判断的准确程度。基础工具价格的变幻莫测决定了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盈亏的不稳定性,这是金融衍生工具高风险性的重要诱因。基础金融工具价格不确定性仅仅是金融衍生工具风险性的一个方面,国际证监会组织在1994年7月公布的一份报告中,认为金融衍生工具还伴随着以下几种风险:
a.交易中对方违约,没有履行所作承诺造成损失的信用风险;
b.因资产或指数价格不利变动可能带来损失的市场风险:
c.因市场缺乏交易对手而导致投资者不能平仓或变现所带来的流动性风险;
d.因交易对手无法按时付款或交割可能带来的结算风险;
e.因交易或管理人员的人为错误或系统故障、控制失灵而造成的运作风险;
f.因合约不符合所在国法律,无法履行或合约条款遗漏及模糊导致的法律风险。
(4)联动性
金融衍生工具的联动性是指金融衍生工具的价值与基础产品或基础变量紧密联系、规则变动。通常,金融衍生工具与基础变量相联系的支付特征由衍生工具合约规定,其联动关系既可以是简单的线性关系,也可以表达为非线性函数或者分段函数。
三、金融衍生工具风险分析
金融衍生工具是基于传统金融工具变化而衍生出来的金融产品,具有基础金融产品的特征,同时又具有自己的一些独特特征。风险因素有别于传统金融产品。金融衍生工具往往具有时间差异性和对未来的期望性,因此造就了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高于传统基础金融工具。在时间的差异性中,价格的变化和随机波动就行成了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因素,信息的不对称性也在另一方面形成了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价格是交易双方最敏感、最关心的焦点,双方所签的合约其实质就是针对汇率、利率等标的价格未来变化做出的主观预测。除供求关系是未来价格的基本决定因素外,未来价格同时还受来自政治、经济政策、金融货币、人们心里以及认为操纵等众多因素影响;另一方面,双方非对称的信息披露与合约执行是另一个造成金融衍生工具风险增大的另一因素。对一种金融衍生工具所签的合约,尽管具体商品(或金融资产)不尽相同,但它所包含的基本内容大都一致,主要有合约单位、合约月份、交易时间、合约到期日和竞价等,而大量重要的信息都是以表外形是存在,入交易者需要掌握对方有关的会计、交易战术、衍生工具的真实质量等信息均未在合约中得到充分的披露,这无疑给报表使用者带来风险。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理解出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主要有: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营运风险、法律风险五类风险。
(一)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因为原声金融产品(如股票指数)价格发生变化,从而为金融衍生品交易商带来损失的一种风险。即市场几个变动或交易者都不能及时以公允价值的价格出售衍生金融工具而带来的风险。在金融衍生工具的各种风险中,市场风险是最普遍存在的风险,它存在于各种衍生金融工具之中。因为市场风险是由基础金融资产的价格波动引起的,绝对价格变动风险是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主要变现形式,而且在该市场进行的交易大多是保证金交易,其作为高度杠杆性操作的投机工具极易加剧此类风险。
根据衍生工具价格变动的不同原因,又可以将市场风险分为:
1.利率风险, 由于利率变化而引起损失的可能性。
2.汇率风险, 由于汇率的不利变动而引起损失的可能性。
3.权益风险, 市场总的股票价格变动或单只股票价格变动所带来的风险。
4.商品风险, 由于商品价格的不利变动所带来的风险。
(二)信用分险
信用风险是指因交易的一方不能履行合同规定的责任和义务而给另一方带来的风险。在场内交易中,由于交易所对于交易行为有严格的履约、对冲、保证制度约束,因而一般不存在信用风险。在场外交易市场中,由于没有严格的制度约束,发生信用风险的可能性较大。信用风险分为对手风险和发行者风险两种。
(三)流动性风险
金融衍生工具的流动性风险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与市场状况有关的市场流动性风险,另一类是与总的资金状况有关的资金流动性风险。
市场流动性风险,是指由于缺乏合约对手而无法变现或平仓的风险。资金流动性风险,是指交易方因为流动资金的不足,造成合约到期时无法履行支付义务,被迫申请破产,或者无法按合约要求追加保证金,从而被迫平仓,造成巨额亏损的风险。
(四)营运风险
营运风险是指在金融衍生交易和结算中,由于内部控制系统不完善或缺乏必要的后台技术支持而导致的风险。具体包括两类:一是由于内部监管体系不完善、经营管理上出现漏洞、工作流程不合理等带来的风险;二是由于各种偶发性事故或自然灾害,如电脑系统故障、通讯系统瘫痪、地震、火灾、工作人员差错等给衍生品交易者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决定营运风险的形成及大小的主要因素包括管理漏洞和内部控制失当、交易员操作不当以及会计处理偏差等。
(五)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指因合约在法律上的缺陷或无法履行导致损失的风险。法律风险的形成来自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衍生金融工具合约文件不充分,交易对手没有法律授权或超越权限,或合约不符合某些法律规定,法院依据有关规定宣布衍生金融工具合约无效;二是交易对方因破产等原因不具有清偿能力,对破产方未清偿合约不能依法进行对冲平仓,从而加大风险导致损失。
四、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顾名思义就是将资产进行合理的配置,将投资分配在不同的投资标的上,每一种投资标的的投资风险和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将每一种不确定性风险进行合理的管理,从而实现利益最大化就是风险管理。
广义上讲,就是为了减少不确定事件的影响,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管理,则是指各类经济主体通过对各种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的认识、衡量和分析,这是风险管理控制的基础。只有对风险有了良好的认知能力、衡量风险的能力和分析风险的能力,才能实现以最小的成本达到最大的安全保障、获得最大的收益。这是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控制的宏观基础。在微观上,应建立健全有关法规加以约束,对每一个市场参与者进行管理,加强管制,趋利避害,把风险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对于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管理,我们要有宏观的调控,也要有微观的约束,对于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来源,我们应当找出一些应对之策。
1、市场风险管理
对于衍生金融工具的市场风险控制,市场价格的变化我们无法改变,这个市场风险我们很难去改变,对于衍生金融市场的参与者,为了避免市场行情大幅逆转变化等给企业和个人造成较大的损失。对于衍生金融市场参与者而言,我们设置止损位置等来控制风险,在追逐利益的同时,较好的控制较大损失的风险,从而实现利益最大化。
2、流动性风险管理
流动风险的管理,急需要考虑当期的流动性还需要考虑未来的流动性。市场的流动性风险参与者无法控制,参与者无法以合理的价格迅速处理金融商品以满足一时资金所需所带来的风险,对于这种情况,企业应当定期制定流动性计划,对进出替代市场的能力进行规划,按照投资种类对金融商品的持有部位设立限额。对于资金流动风险,企业可以对每日的现金流出量设立限额,维持适当的速动资产储备,建立并维持良好的资金调度渠道。
3、信用风险管理
对于信用风险的控制,在交易发生前,应当做足充分的市场调查,充分调查交易对手方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信用等级等信用条件,对于信用等级较低的企业则减少与其交易行为或者不与其交易。
4、法律风险管理
对于法律风险,除了每一个市场参与者应当遵纪守法合法经营,尊重市场规则外,政府也应当正确分析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特征和风险管理状况,完善法律法规,明确市场准入条件,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风险管理预警机制、监管机制;同时还应当建立健全信息披露机制,建立衍生金融产品的交易的会计制度,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
金融衍生市场是一个投机性很强、风险性极高的市场,各种风险头寸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停的变动。即使衍生交易经营机构本身经营良好,金融衍生市场的偶发事件所引起的连锁信用风险也可能危机该公司的生存。为了能够在发生风险危机后马上采取措施予以补救,防止进一步损失,建立危机救援的预案制度就显得十分重要。危机救援预案制度的建立还有利于交易者之间建立稳定的预期,增加相互信任,减少道德风险的发生。
另一方面,政府应当依法监管,为市场运行创造一个有法可依、有记可守、有章可循的良好环境,政府部门必须保障衍生金融产品交易按照诚实信用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进行。其主要内容是制定衍生金融产品交易的法律法规、颁布衍生金融产品的交易监管条条例;管理和监督交易所得行为准则;对市场参与者实行宏观管理;制定仲裁和索赔处理总规则等;有效降低金融衍生交易的法律风险。
参 考 文 献
1.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防范分析 张鸣 现代商贸工业 2009年第三期
2.金融衍生工具 米歇尔.布罗斯,帝特玛.思斯特著
3.对衍生金融工具概念的再认识 李翔 财经理论与实践杂志 2002第S3期
4.金融衍生工具的利弊简析 刘丹华 现代商业杂志 2008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