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
【关键词】………………………………………………………………3
前言………………………………………………………………………3
一、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界定和范畴……………………………3
(一)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界定…………………………………3
(二)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范畴…………………………………3
二、珠海西区经济社会发展概貌………………………………………4
(一)珠海西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呈现强政府、新农村的特点…4
(二)珠海西区金融发展概况…………………………………………5
(三)珠海西区个人金融业务需求特点………………………………5
三、珠海同业对新农村市场个人金融业务发展情况…………………5
(一)物理渠道布局……………………………………………………5
(二)线上渠道布局。…………………………………………………6
四、对加快推进新农村市场拓展的建议………………………………6
(一)适时成立新农村市场营销团队…………………………………6
(二)做好客户定位……………………………………………………6
(三)加强关系维护……………………………………………………6
(四)差异化的产品策略………………………………………………6
(五)加快渠道布局建设………………………………………………6
内 容 摘 要
本文从个人金融业务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出发,首先对个人金融业务进行界定,然后以珠海西部农村地区为例,结合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提出商业银行在发展农村地区个人业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再结合个人金融业务的特点,找出适合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以珠海西区为例
【摘要】:
随着我国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镇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个人金融业务有着极其广阔的市场和发展空间。新农村金融市场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这对各家商业银行而言都是重要发展机遇。珠海西区地处珠海西部农村地区,近年通过征地拆迁、发展旅游休闲生态区等,农民收入有了很大提升,农民生活环境环境有了明显改善。本文以珠海西区为例,对西区新农村个人金融业务需求及其特点进行分析,提出开拓新兴农村个人金融市场的新策略。
【关键词】:商业银行 个人金融 农村 对策
前言:城乡一体化建设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和热点,新农村的城镇化将重新布局银行业的物理网点渠道和客户资源,对各家商业银行而言都是重要的发展机遇。本文立足于珠海西区农村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新农村金融市场,从个人金融业务角度出发,对开拓新农村市场进行探讨。
一、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界定和范畴
(一)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界定
个人金融业务,是商业银行按客户划分市场,向自然人或家庭提供储蓄、信用卡、融资、委托理财和咨询等一条龙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个人融资理财需要的一种银行业务。
(二)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范畴
1、按个人金融业务形式划分,个人金融业务可分为以下几类:
(1)储蓄业务。储蓄业务是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基本业务和传统业务。包括本外币储蓄存款业务、储蓄通存通兑、储蓄异地托收、个人支票业务、存折挂失、密码挂失等等。近年来,随着电子计算机等现代技术的广泛应用,许多银行设立众多的自动柜员机(ATM),开发手机银行等移动支付手段等,使对银行网点的依赖性不断降低,既方便了客户存取款,又降低了银行成本,促进了储蓄业务的开展。
(2)代理业务。代理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受客户委托并签订协议,作为代理人按照既定的目的,代为处理某些指定的经济事务。如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代发工资,水、电、煤气、有线电视、通讯等费用的代收代缴业务,代理股票资金转账业务,代理证券贵金属和外汇的买卖业务,代理保险业务,代理国外旅行支票业务,代售公交IC卡、泊车卡、通讯卡、代理保管等业务。
(3)银行卡业务。银行卡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向社会发行的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通存通兑、透支等全部或部分功能的银行卡业务。银行卡业务包括信用卡业务和借记卡业务。信用卡按是否向发卡行交付备用金,分为贷记卡和准贷记卡两类。借记卡按功能不同分为转账卡(含储蓄卡)、专用卡、储值卡。
(4)个人消费贷款业务。个人消费贷款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将资金借贷给个人或家庭使用和消费,在约定时间内收回并收取一定利息的信贷业务。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主要有:个人住房贷款、个人住房装修贷款、汽车消费贷款、个人存单(国债)质押贷款、个人耐用消费品贷款、个人助学贷款(含留学贷款)、个人旅游贷款等等。
(5)个人理财业务。个人理财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根据客户要求为客户提供的个人金融资产的组合和投资,以期实现保值、增值的服务。如个人外汇买卖业务、债券业务、代客户理财业务等,都属于个人理财业务。
2、按银行资产负债项目分类
个人金融业务,按银行资产、负债项目可分为:资产类个人业务、负债类个人业务、中间类个人业务。
(1)资产类个人业务。具体包括:个人信用贷款、个人抵押质押贷款、个人消费贷款等。
(2)负债类个人业务。具体包括:定、活期储蓄存款、本外币储蓄存款、存折存款、存单存款、银行卡存款等等。
(3)中间类个人业务。具体包括:个人汇兑业务、外币兑换业务、旅行支票业务、代收代缴业务、代理保险业务、代理外汇买卖业务、代理债券业务、代理个人投资业务等等。
二、珠海西区经济社会发展概貌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县域经济发展及乡村振兴的一系列政策支持,珠海市不断加大力度推进“工业西进,城市西拓”城市发展战略,珠海西区面积占珠海市陆地面积一半以上,大部分区域属于县改区:珠海2001年撤销斗门县,设立珠海市斗门区,斗门区辖原斗门县的井岸、白蕉、乾务、五山、斗门、上横、六乡、莲溪8个镇;设立珠海市金湾区,金湾区辖原属珠海市香洲区的三灶、南水、小林3个镇和原斗门县的红旗、平沙2个镇。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金融加速发展,对全市经济的贡献度不断提高,金融资源也越来越丰富。
(一)珠海西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呈现强政府、新农村的特点
1、强政府主要体现在“三强”
(1)强GDP增速快,2017年珠海全市生产总值为2565亿元,同比增长9.2%。其中香洲区1679亿元,增长8.5%;金湾区直属269.65亿元,增长10.3%。斗门区341.68亿元,增长10.3%,高栏港区274.47亿元,增长10.4%。西区范围内的金湾区直属、斗门区、高栏港区三个区GDP增速均超过10%,可见西区经济发展快于市区及全市平均水平。
(2)强战略定位高,珠海是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而珠海西部生态新区是珠海建设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是珠江流域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合作发展的战略支点、粤港澳大湾区合作的重大平台、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的核心基地以及国际宜居城市的示范新区。目前,珠海正全力加快西部地区开发建设,推动人往西部地区走、钱往西部地区投、政策向西部地区倾斜,作为新时代珠海发展的潜力所在,珠海西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机遇,将成为珠海未来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3)强控制引导力,珠海西区政府对区内财政、产业和个人客户的影响力比较强。西区各区政府均按金融机构对政府机构自身和区内企业融资支持、纳税额度、招商企业落户等贡献进行机构存款等资源分配;财政账户管理政策调整过程中,政府对各家行账户的整合起引导和决策作用;村民卖地赔偿款大多直接由村委会指定转入银行。
2、珠海西区新农村主要体现在“三新”
(1)农村人口收入有了新水平,近年来,珠海市持续投放大量资金用于新农村建设及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型农村产业,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转移,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农民收入稳步提高。2012-2016,珠海市农村居民收入年均增速为11.7%,高于全市居民人均收入0.8个百分点,比城镇居民收入高1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2017-10-18珠江晚报《珠海居民收入稳步提高 民生保障持续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年缩小。由于香洲区没有农村,因此上述农村居民收入基本可以反映西区农村居民收入,可见西区农村居民近年收入水平快速增长。
(2)农村产业结构有了新发展,珠海西区特别是斗门区正加大力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重点培育农业龙头企业。例如:斗门“白蕉海鲈”获评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白蕉海鲈产区被评为全省唯一的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已经形成了“企业+基地+渔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和从养殖、加工、物流到销售的成熟的产业链条,产品远销海外。
(3)农村环境正在转变新面貌,西区政府大力支持美丽乡村建设,正加快编制新农村建设五年规划,推进城市级基础设施、公用设施和管户标准向农村延伸,不断加大对县域旅游、文化、体育、教育等幸福产业的投入,积极推动三灶、红旗等专业特色镇、特色品种村、有机农产品基地、田园综合体、新农村示范片区建设。
(二)珠海西区金融发展概况
1、存款增长情况:2017年,西区各项存款738亿,比2014年增长219亿,增幅42%(斗门36%、金湾25%、高栏港124%),香洲区增幅46%,西区各项存款增速低于市区。分品种看,西区储蓄存款比市区增长快,西区增幅为30%(斗门31%、金湾19%、高栏港41%),香洲区增速为8%。西区储蓄存款三年增速(30%)超过市区的3倍。西区对公存款增速略低于市区,西区增幅为60%(斗门43%、金湾42%、高栏港164%),香洲区增幅为62%。
2、贷款增长情况:2017年,西区各项贷款488亿,比2014年增长193亿,增幅65%(斗门65%、金湾17%、高栏港192%),香洲区增幅为104%,西区各项贷款增速落后于市区。分品种来看,西区的个人贷款增速落后市区,西区个贷增幅103%(斗门84%、金湾79%、高栏港581%),香洲区个贷增幅179%;西区公司贷款增速落后于市区,西区公司贷款增幅27%(斗门34%,金湾-27%、高栏港117%),香洲区公司贷款增幅67%。
可见珠海西区近三年金融总量正在迅速扩大。储蓄存款增长速度较快,西区储蓄存款三年增量88亿,占全市储蓄存款增量(193亿)的45%,增速是全市平均水平的2.4倍,其中斗门区三年增60亿,占西区三年增量的68%,是西区储蓄存款增长的主力军。2017年,珠海农商行、农行各项存款增量[农商行2017年各项存款增44.68亿,其中西区增22.48亿,占比50%;农行2017年各项存款增35.53亿,西区增17.87亿,占比50%。中有一半来自于西区支行的增量。近年来,高栏港产业发展迅猛,带动对公业务快速发展,对公存款、公司贷款增速均远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对公存款增速164%,接近全市平均增速的3倍,公司贷款增速117%,接近全市平均增速的2倍。同时公司业务的发展也带动个人业务快速发展,高栏港储蓄存款、个人贷款增速均高于全市平均增速的3倍。
(三)珠海西区个人金融业务需求特点
随着珠海西区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西区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升,收入结构从传统的务农收入为主转向多样化特征,主要来源于:务工等工资性收入、自建房租金收入、村集体分红、拆迁征收资金、养殖及农业产业化收入、个体经营商户收入,传统的务农收入占比已经相对较低。同时,由西区农村居民资金投向偏好也处于从传统的农村客户向城市化转变,主要有三类:一是建房及消费类,除农村建房、日常及大件消费、子女教育支出外,还有为子女在城区买房等;二是经营类,主要包括投入生产经营、包括个体经营的资金周转和养殖、农庄及其他农业产业化经营;三是储蓄和投资理财类,主要包括养老储蓄、投资理财。相比城市居民,农村居民金融服务的需求相对较为简单,主要是存、取款、定期存款带来稳定收益、日常生活支出(包括现金缴交水、电费)等,由于平均资金量相对较少,所以城市居民较为看重的投资理财在农村市场的需求并不普遍。但大多数客户表示对贵金属产品很感兴趣,如果资金充裕对贵金属产品具有购买欲望,目前贵金属购买需求主要集中在过年过节的送礼需求和贵金属首饰的需求。
三、珠海同业对新农村市场个人金融业务发展情况
(一)物理渠道布局
目前进驻珠海西区的银行机构有11家,实力较强的几家银行网点数如下:
银行名称
斗门
金湾
高栏港
合计
农商行
36
8
5
49
农行
8
3
2
13
工行
4
2
2
8
建行
3
2
2
7
中行
3
2
2
7
交行
1
1
1
3
华润
5
2
2
9
自助银行(在行式+离行式)布局如下:
银行名称
斗门
金湾
高栏港
合计
农商行
36
9
6
51
农行
29
17
5
51
工行
8
8
2
18
建行
10
6
2
18
中行
9
3
4
16
交行
18
14
7
39
华润
8
3
3
14
其中农商行和农行在西区有着网点布局的天然优势,具有数量优势(农商行共有网点49个、自助银行51个,农行共有网点13个、自助银行51个),也有布局时间较早的优势,特别是农商行,基本在每个重点村级机构都有营业点,村民基本都拥有农商行的账户,便于村民使用金融服务,且服务时间长,网点工作员工多是本地人,靠亲情、乡情保持了较好的维护关系,在传统农村区域客户基础比较稳固。此外,工行在西区有网点8个、自助银行18个,数量与中行(网点7个、自助银行16个)、建行(网点7个、自助银行18个)、华润(网点9个、自助银行14个)相当;交行虽网点仅有3个,但自助银行较多,有39个,仅次于农行、农商行。同时,交行虽然物理网点较少,但渠道布局较为合理、有针对性,特别是在高栏港区域,物理网点直接靠近高栏财局,成为该区域财政账户行,对财政下划和对企业各种补贴扶持动向较为了解,利于营销服务。
(二)线上渠道布局
据公布数据,农村地区的客户构成中,70%左右是中老年客户,30%左右是年轻客户。其中,大约30%的中老年客户使用微信,以聊天和使用朋友圈为主,转账汇款为辅。年轻客户中,90%会使用微信业务,70%能接受通过电子银行渠道办理银行业务。由于农村地区人口结构中还是中老年人居多,中老年客户更喜欢选择距离近的网点办理银行业务,农村居民线上渠道业务办理习惯尚未真正培养起来。
四、对加快推进新农村市场拓展的建议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市场孕育着无限生机和潜力,珠海西区做为珠海市“工业西进,城市西拓”城市发展战略的发展方向,其转型发展的后发优势更加明显。因此,应以战略高度进行布局,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抓机遇,抢市场,谋发展。
适时成立新农村市场营销团队
从本区银行竞争力来看,产品在其次,人、服务才是核心。因此,要根据本区新农村市场情况,成立一支有人脉、善沟通、会营销、能搭桥的新农村市场营销团队。它可由支行、网点负责人、对公客户经理、个人客户经理兼职组成,统筹负责农村市场的调研、跟进,提升新农村市场拓展能力。
做好客户定位
由于在农村地区物理网点布局不一,服务能力有较大差别,加之农村金融市场与城镇市场的差异性,在农村金融业务拓展上,目标客户选择和定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维护品牌效应的前提下,应坚持定位中高端、培育潜力的客户定位。重点锁定以下四类人群:
1.年收入3万元以上,或可支配银行存款5万元以上的个人客户。
2.乡(镇)政府公务员及教育、医疗等事业单位员工。
3.城乡接合部和经济强乡(镇)的个私经营户、中小企业主、民营企业家。
4.农村中的“能人”“强人”“富人”。
(三)加强关系维护
进一步巩固已建立关系的镇、村关系,加大对新农村市场拓展的投入,重点瞄准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改造征地、拆迁补偿款项等项目,探索有特色、有市场、有效益的新兴农村市场金融服务模式。通过参与三农各种活动,拉近与农业、农村、农民距离,加大宣传,树立良好社会形象。同时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适当放宽对三农贷款政策,打造满足新农村市场需求的特色金融产品,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手段,以贷引存,以存促贷,以小博大,不断扩大在新农村市场的影响。
(四)差异化的产品策略
有针对性推出符合农村客户理财需要,操作简单方便、风险低、收益稳定的金融理财产品,以产品为媒介,吸引客户存款,进而带动负债业务、中间业务及其他业务的全面开展。通过开展金融知识讲座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更好的吸引与融入客户,培养农村客户的理财意识,针对农村旧村改造、拆迁农民取得的一次性补偿金,设计专门的理财包,包括大病保险、养老保险、子女教育保险、家庭财产保险、固定收益理财、浮动收益理财等,做好农村客户金融参谋。
(五)加快渠道布局建设
在互联网金融高速发展的今天,实体网点仍是竞争客户不可或缺的第一渠道和基础。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形成了许多新的集居区,由此带来布局新网点的机会,要及时抢占物理网点布局的战略要地,加快网点新建步伐。同时对现有在具有一定人口规模的农村,设立金融自助机具,加强自助银行机具使用辅导协助指导农村客户主要做一些存取款、转账、缴费等自助业务,借以不断渗透新农村市场。
参 考 文 献
提示:在此处撰写资料来源(请删除本行提示信息后再写入相应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