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3-1 P2P网络信贷模式下中小企业融资规模
根据阿里巴巴平台调研数据显示:“约89%的企业客户需要融资,融资需求在50万以下的企业约占55.3%,200万以下的约占87.3%,而200万以下的融资需求则永远是传统金融的短板。小额融资需求的主体就是中小企业,网络借贷平台的优势则在于弥补传统金融的短板,提供小额资金的借贷中介平台。可见,中小企业融资与网络借贷在客观上具有很好的互补性和很高的匹配度。同时,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中小企业利用网络借贷平台实现融资也具有相应的基础和条件。
(三)P2P网络信贷模式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
1.P2P网络信贷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有利影响
(1)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症结之一是融资渠道较少,而商业银行的借贷手续较为繁杂且门槛较高,这样使得大部分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得不到解决。而网络信贷平台能充分地利用社会上丰裕的闲散资金为中小企业服务,给予中小企业融资多一个选择,拓宽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2014年,网络信贷行业借款人数超过了60万人,人均借款金额达到40.12万元,从借款用途上,超过40%的借款用于短期的资金周转。这表明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采取了这种方法,融资难的问题得到有效的缓解。随着网络信贷平台的不断发展,中小企业将会在这方面得到更加专业和多样的服务。
(2)为中小企业提供一个全新的融资方式
网络信贷并不关注借款人的借款用途,借款人可以根据自己实际需求,发布贷款金额、贷款期限、还款方式及利率各不相同的融资方案,这与传统的金融机构贷款相比更灵活高效。由于信息较为透明,借款方和出借方利用网络借贷平台的信息匹配,能互相了解对方的身份信息、信用信息并直接签署借贷合同。
出借人还能利用网贷平台及时获知贷款了的还款进度,而贷款方也能快速地获得所需资金。同时,网络信贷还为抵押物不足的企业提供贷款服务,如拍拍贷、团贷网的信用贷款。这些中小企业由于抵押物不足无法从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取得贷款,那么网络信贷成为不错的融资选择。2015年拍拍贷的信用贷款成交额达到了31.15亿元,同比增长359.72%.增速非常快,为众多处于融资“长尾”的中小企业开辟了一个全新的融资方式。
(3)降低中小企业运营服务成本
由于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若中小企业从传统商业银行进行借贷,其运营成本和机会成本都比较高。网络信贷模式可有效利用网络平台,聚集数量庞大的资源,通过线上和线下的资源搜集借贷双方的信息,借贷双方能在较为透明的环境下交易,部分信息不对称得到了解决,并简化了融资操作流程,使得融资的服务成本降低。同时,平台的自动化生成服务特征,也大大分摊了投入成本。因此,网络融资可有效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
(4)弥补商业银行在中小企业融资的不足
例如拍拍贷平台的最低借款仅为3000元,且用户可以在3000-500000之间选择。这些只需要身份信息的注册认证即可,借贷双方都能便捷地介入,与商业银行的门槛相比要小得多了。能够大范围地满足中小企业、个人消费者的资金需求。
另外,贷款的额度较小,到账快也极大地便利了中小企业融资,网络信贷平台的贷款额可以是几千到几十万,就单笔成交额而言,额度一般不超过五万元,一般来说,贷款的时间不超过6个月,旨在服务中小企业和个人的短期资金需求。同时由于借助网络平台,其贷款速度极快,基于信用不同,大型网络信贷平台最快能在1-3天放款。填补了商业银行在中小企业融资的不足。
2.P2P网络信贷模式对中小企业融资的不利影响
目前,网络信贷平台以两种身份注册:一是投资咨询公司,二是网络技术类的电子商务公司。成立平台需要在工商管理部门登记注册,而其经营范围是网络信息技术,主管部门应该是通信局,因此在工信管理部和公安局备案,但其从事的业务是金融中介服务,并且直接影响到信贷市场,应该纳入银监会的监管范围。由于缺乏相关的法律规定,因此,网络信贷平台业务模式无法被明确的界定,从而导致监管主体和监管制度的缺失。
(1)平台监管缺失,面临法律风险
部分网络借贷平台监管缺失对出借人的资金进行有效地审核和监管,不法分子通过互联网借贷平台将赃款,黑钱出借给需要融资的企业,将其合理化,一旦这些不法分子被查处,借款收回,融资企业不但面临资金短缺的风险,还将会面临相应的法律风险。
实际上中小企业使用 P2P 网贷融资的现状,并非像想象中的真正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只能说是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融资问题。一方面,由于目前 P2P 平台的监管不断加强,对风险控制的成本不断提高,对于一些需要大额的资金的中小企业,只有有足够的抵押品才能获得所需的资金,而中小企业规模小,能抵押的资产少,融资担保难,并不能完全通过 P2P 解决融资问题。另外,在资金成本方面,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效益不稳定,抗风险能力较弱,较低的市场利润率面对 P2P 网贷融资较高的的资金成本率显然是不划算的。
(2)网贷平台运营与技术不成熟,资金来源稳定性低
P2P 网贷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还处于行业发展的初级阶段,相应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平台运营不规范,企业的借款资金存在稳定性风险。之前的 e 租宝事件,内部管理者将出借人大部分的资金用于平台内部的运作,而并没有真正将资金全部用于中小企业贷款方面,最终直接导致了平台的崩盘。一旦平台出现问题,用资企业也将发生资金链断裂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将会影响中小企业的资金筹划。
网络黑客入侵、网络漏洞等问题一直以来是互联网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据有关数据调查显示,我国至少有95%的网络管理中心受到过不法分子的攻击。在网络攻击中,金融类机构由于掌握着大量涉密信息,因此历来是网络攻击的重灾区。目前,我国对于网络技术风险防范不断加强,但与实际要求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金融业的网络安全管理,还有不少漏洞。在有关政府部门重视、金融机构内部自身安全管理、网络安全技术研发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加强。
技术风险包括用户信息泄露和借贷双方资金的损失。目前国内网络信贷平台注册时都需要提供诸如身份信息、联系方式、银行卡等资料进行认证,而这些重要信息都留在网站内。而国内大部分网络信贷平台技术落后,漏洞众多,因此遭受黑客攻击的事件层出不穷。一旦网站被黑客攻陷,平台内的用户的个人隐私及重要信息将会泄露,给用户带来重大损失。此外网站被黑客攻陷后,一般都会受到黑客的敲诈勒索,一些黑客甚至会截取贷款、以他人名义贷款、非法贷款等等,从而给用户带来重大损失。
(3)市场混乱、投资者存在信用风险
P2P 网贷相对于传统的融资方式,无需大量的抵押品,更容易的筹集到资金,但是较高的实际综合融资成本又会给中小企业的还款带来一定的压力。
倘若不能及时还款并且超过一定的还款期限,借贷平台将会冻结企业的信用额度以及资金账户,并且将钱款企业列入黑名单之中。在当今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平台之间的信息交流越来越快捷,各个平台间及时公开黑名单的企业,被列入黑名单的企业信誉将会大大降低,将之间影响到企业再在 P2P 网贷网贷平台筹集资金,又将进入融资难得恶性循环之中。
除此之外,有些平台采用“绝对控股”的方式,在放贷前和企业签订相应的协议,如果超过一定时期未能及时归还资金,通过股权过户控制其 50% 以上的股权,成为企业大股东,但不参加企业日常经营,仅作为逾期还款的保障,一旦企业逾期还款,平台将会对企业的部分资产进行变卖来偿还投资者的利息,这对企业的经营带来很大的压力,时刻警惕现金流能否及时偿还欠款,具有一定的资金风险。
四、改善我国P2P网络信贷模式下中小企业融资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P2P网络信贷的安全监管
网络借贷是一个没有时间、地域限制的虚拟金融市场,必须对其加大监管力度,实现健康发展。
(1)我国政府应加大监管力度。国外的网络借贷起步比我国早,在监管方面有一些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如美国明确证券交易委员会为网络借贷平台的监管部门,并有专门的消费者金融保护局和网络借贷维权委员会来保障借贷双方的合法权益。英国明确金融服务局为网络借贷平台的审批和监管部门;法国明确金融市场管理局为网络借贷平台的监管部门等。各部门要在明确具体职责的基础上,相互协作,确保网络借贷规范有序发展。
(2)组建专业网络金融犯罪侦查部门。建议国家加大网络金融犯罪侦查力度,建立由具备较强侦查能力,同时又精通计算机和金融知识的人才组成的网络金融犯罪侦查部门,加强网络金融犯罪打击的力度,提高网络金融犯罪打击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建立网络金融犯罪监控系统。网络金融犯罪监控系统可以与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系统以及公安部门的犯罪记录系统联网,并利用各种现代跟踪或搜索技术,实现对网络犯罪的实时监视。同时,对于所监控到的可疑信息,要实时搜集并开展数据分析,进行关联信息的比对,增强监控的有效性。加大网络金融犯罪的查处力度。在现有的法律框架内,针对网络金融犯罪隐蔽性强、破坏力大等特殊性,加大网络金融犯罪的打击惩处力度,促进网络借贷的健康发展。
(3)制定监管办法。在网络借贷监管办法的制定上,美国有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如出台《多德一弗兰克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并在此基础上分别提出了联邦层面和州际层面的两个具体的监管办法。建议我国在明确监管主体的基础上,制定内容具体、具有较强针对性的监管办法,进一步明确监管对象、监管手段、惩罚措施等。
(4)明确监管内容。一要严格审批网络借贷平台的设立。鉴于网络借贷的特殊性,开展网络借贷业务的主体准入资格应比一般行业更严格,否则难以适应其竞争与发展的需要。如美国将网络借贷平台的准入标准设为证券类理财产品标准,相应的准入审批部为证券交易委员会。但在我国,网络借贷的特点更接近于信贷业务,建议可以由人民银行作为准入审批机关,对主体的进入施以严格的资格审批,再由工商部门作为具体执照的颁发部门,以防范金融风险。二要加强对借贷平台运营过程中的监管。这是监管的主要内容。三是明确失信惩罚内容。加快建设网络借贷平台和借款企业的失信惩罚机制,加大违约成本。对于借贷双方的违约失信行为,要明确通过司法、网络曝光等方式加大对逃债及违约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
(二)强化平台技术防范
网络借贷的申请、审批、发放、还款流程,信用评估及管理,到贷款发放后的跟踪服务等,都离不开信息安全建设。技术防范是最根本的安全防范措施。建议平台定期更新安全技术来确保网络借贷的信息传递和操作安全,以确保借贷双方及平台之间传递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同时,加强加密技术的研发和使用,防止黑客的入侵,为借贷双方营造一个可以信赖的网络借贷环境。
(三)建立风险控制预警体系
建立企业融资风险预警系统可以通过对企业财务报表及相关经营资料的分析,预先测算企业所面临的问题,从而提前预防,控制风险,减少损失。
第一、指标选择。一是偿债能力指标。偿债能力具体指标有短期和长期之分。短期偿债能力指标主要有现金、流动、速动等比率。长期偿债能力指标主要有资产负债比率、产权比率、已获利息倍数等。每一指标都有不同的要求。如流动比率正常指标、警戒线和短期债务高风险区一般分别为2倍、1.5倍和1倍。值得注意的是,每一指标对于企业的偿债能力反映都有其局限性,可以将多项指标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判断。二是获利能力指标。常用的获利能力具体指标主要有资本收益率、营业利润率和总资产报酬率等。获利能力指标反映的是企业过去的发展状况,并以以往的发展情况作为参考来预测未来的发展状况。三是发展能力指标。这对于处于初创和发展阶段,但未来前景看好的企业非常适用。主要判断指标有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挣利润增长率等,可以反映公司的成长速度,以此判断公司的未来前景。以上三大类指标结合起来充分运用,可以全面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和发展情况。
第二、建立多层次风险预警和管理体系。将贷款的前、中、后三个环节紧密结合,建立多层次风险预警和管理体系。如在贷前,利用上述指标数据,确定各项指标权重,采用专家评分模型分析等手段,对企业的还款能力及还款意愿进行评估,以此作为是否放款和放款数额的标准。贷中,通过订立详细的合同等来约束贷款的后期使用和还款要求。贷后,通过监测账户资金使用情况,违约惩罚措施等来加强网络贷款的管理。
结束语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带领P2P金融的快速成长,创新出更能满足客户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产品,既快捷、简便又费用低廉,但目前现阶段,P2P金融还是存在一些潜在风险,例如非法集资风险;在监管缺失环境下的欺诈风险以及信用风险;还有P2P金融公司的流动性风险。这些潜在的风险丝毫没有影响P2P金融带给客户无限良好的体验感,但却给金融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倒逼中小企业进行改革、创新,以抵御P2P金融带给中小企业的不良影响。这些不良影响,如使中小企业面临金融地位的冲击、经营理念的冲击、经营模式的冲击、服务模式的冲击以及中小企业的收入来源的冲击。
在P2P金融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在P2P网络信贷平台快速增长的趋势下,中小企业面临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和白热化。中小企业应该积极拥抱互联网,重视和学习P2P网络信贷平台的优势,利用其信息技术和组织模式,打造自身的金融生态系统,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和效率,使自己在未来互联网竞争中处于更加有利的位置。
【参考文献】
[1]钱龙.关系型借贷、银行竞争与中小企业融资研究述评[J].金融监管研究,2015,08:53-67.
[2]李旭.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决策流程优化的案例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1:54-61.
[3]陆宇锋,张智勤.强化中小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机制研究——基于新常态下的福建银行业监管视角[J].金融监管研究,2015,12:89-104.
[4]刘鹏.我国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问题的分析[J].知识经济,2016,10:50-51.
[5]李羽航.分析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问题[J].知识经济,2016,11:22.
[6]赵江,冯宗宪.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制约因素的实证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7,05:45-46+108.
[7]谢八妹.论货币政策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影响——基于2004—2008年月度数据的实证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9,02:82-87+94.
[8]吴鹿英,张建华.浅析信贷配给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及对策分析[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8,01:23-25.
[9]胡海青,崔杰,张道宏,张丹.中小企业商业信用融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陕西制造类非上市企业的证据[J].管理评论,2014,02:36-48.
[10]何雄.互联网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的作用分析[J].中国经贸导刊,2014,22:65-68.
[11]高佳敏.P2P网络信贷模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
[12]史亚坤.P2P网络信贷平台创新发展模式研究[D].河南大学,2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