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中,货币市场相对滞后
全国统一的同业拆借市场和债券市场已经形成,并逐渐地调整和完善,但是与之相关的市场发展并不平衡,加之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以及票据市场在形成规模上,都无法跟得上市场经济发展步伐,并导致组织管理上出现了缺陷。在货币市场在管理上出现了缺陷。在货币市场在管理体系中,由于子市场发展存在参差不齐而导致监督机制缺乏时效性,加之参与市场交易的主体包容性不够,使得国家出台的各项宏观经济政策无法落实到位。
3.没有建立科学规范的货币市场监督管理体系
中国的货币市场在调整的过程中,由于对市场发展认识不足,而致使制度的约束力和技术支持不够,各项服务体系也没有适应市场运营要求。此外,对于货币市场的潜在资源以及各项研究和资源利用都要建立起必然的联系,但从具体操作中,很显然没有形成有效合理,有关部门无法给予明确的解释,未提出解决措施,货币市场的运行效率难以充分地发挥出来。
三、货币市场发展对策的比较分析
由于各国经济发展的道路不尽相同,因而各具特色,主要有英美等发达国家类型、印度拉美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类型,比较分析这两种类型的货币市场发展对策会对我国货币市场的完善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发达国家货币市场发展的分析,以美国为例。
1.利率
美联储执行其货币政策的重工手段之一就是联邦基金利率,主要有调整商业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和调整贴现率等。
2货币发放和部分准备金银行制度
货币发放,即通过商业和中心银行规范经济体的货币发放。部分准备金银行制度,即银行只保留部分存款以满足支出,而将其余的借出获取利息收益以支付存款人利息及行使所有者获取收益的常见银行实践。
3.量化宽松政策
量化宽松政策指一国货币当局通过大量印钞,购买国债或企业债券等方式,向市场注入超额资金,旨在降低市场利率,刺激经济增长。该政策通常是常规货币政策对经济刺激无效的情况下才被货币当局采用。
2008年金融危机至今,美联储采取的一系列货币政策得到了一定的成效。到2015年9月,美国经济已经逐步复苏,失业率已经从12%降到2015年5月的5.5%,GDP增长率从一个负数升到了2015年二季度的3.3%。
(二)发展中国家的货币市场发展的分析
第一,在货币市场体系方面,印度除了官方正规的有组织的货币市场之外,还有一个民间的无组织的货币市场。民间无组织的货币市场的存在并没有扰乱金融市场的秩序,却满足了许多贫苦农民、手工艺人、小企业主、小商贩等的资金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这些人的再生产和经营活动,促进了农村地区的经贸活动。
第二,在有组织的官方货币市场上,印度货市市场上具有参照意义的有:货币市场主体多元化及中央银行在管理中的地位;短期国库券市场利率的可变性和高利率;逐步实现利率政策自由化;货币市场主体的业务活动多样化;商业银行、公共金融机构和公共基金辅助机构建立货币场公共基金;印度储备银行对银行内部的控制机制、监督制度、货币市场主体的监督等。
四、国货币市场运行中的重要事件
(一)中国人民银行多次降息降准操作
2015年8月26日,货币当局为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再次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至4.6%,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至1.75%,其他各档次贷款及存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此外,一年期以上(不含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浮动上限开放,活期存款以及一年期以下定期存款的利率浮动上限不变,存款利率市场化还差最后一步。
2015年10月24日,货币当局再次下调存贷款利率。其中,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至4.35%,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至1.5%,其他各档次贷款及存款基准利率、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相应调整。此外,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这意味着存款利率市场化基本完成。
2015年10月的降息降准宣布撤销存款利率浮动上限标志着存款利率市场化基本完成。在2015年8月逐步放开存款利率之后,利率并没有出现一浮到顶的现象。央行着力理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未来将加强引导,从宏观审慎角度进行监管。
(二)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大额存单管理暂行办法》
2015年6月2日,为了进一步发展大额存单业务,拓宽货币存款类机构负债产品的市场化定价范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大额存单管理暂行办法》并正式实施。首先,银行可以通过发行大额存单快速为贷款融资;其次,当银行资产与负债的利率敏感性之间出现错配时,大额可转让存单可以限制银行的利率风险敞口。同时,作为一种可交易的标准化合约,大额可转让存单可在二级市场上流通和转让,这就使得大额存单兼具高收益和高流动性的特点。
(三)中国人民银行创设新的货币政策工具抵押补充贷款
2014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创设抵押补充贷款,其目的是为开发性金融支持棚改提供长期稳定、成本适当的资金来源。抵押补充贷款采取质押方式发放,合格抵押品包括高等级债券资产和优质信贷资产。2014年12月,PSL进行首次操作,向市场释放货币资金3831亿元。2015年7~10月,中国人民银行每月都进行PSL操作,PSL成为货币政策操作工具箱中的重要一员。
五、完善我国货币市场发展中问题的一般性建议
货币市场的职能发挥如何则直接取决于货币市场的成熟程度。鉴于以上对我国货币市场存在问题的分析以及货币市场发展对策的国际化分析与比较给予的启示,在此,给出对发展与完善我国货币市场的一般性政策建议。
(一)逐步放宽进入市场的资格限制,加强市场主体建设
发展中的货币市场必须要加强货币市场主体的培育,逐步放宽主体资格的限制,增加货币市场交易主体的数量,具体可以从几方面入手:
一是改变目前市场交易主体单一,逐渐增加交易主体的数量,放宽交易主体资格的限制。在具体操作时,可以在近几年扩大市场交易主体的基础上,允许更多的中小金融机 构、具有良好的信用工商企业和各类基金通过多种形式陆续进入市场。
二增设中介机构。中介机构存在具有加强交易双方的有效沟通,有利于提高市场交易效率,降低资金供给者或需求者为去寻找交易对手并对交易对手进行信用评估等所必须支付的交易费用,有效地促进了货币市场的发展。发达国家由于货币市场比较成熟,普通存在着经纪人,为促进货币市场的发展,我们应该有重点地培育一批货币市场中介机构。
(二)新增加和完善市场交易工具,实现多样化
在货币市场发达的国家,金融创新成为货币市场信用工具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创新市场信用工具使货币市场资金的流动性、收益性、安全性需求以最佳方式相结合,进而达到最大的满足。金融创新既要以发达完善的货币市场为条件,本身又使得金融市场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发展。
(三)以市场为取向,坚持法制观念
目前,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员主要由金融机构组成,而与其它非金融机构和个人投资者的市场是分离的。参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投资者有限,这就降低了债券市场的流动性,对债券发行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同时债券市场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规范的行为,不利于市场健康稳健地发展,因此债券市场应坚持以市场为取向,坚持法制观念,通过商业银行柜台交易方式,将债券批发市场与零售市场进一步结合,以提高市场运行效率。
(四)逐步完善货币市场的监督管理
自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国外金融机构也参与到中国的货币市场竞争当中,使得市场调控难度受到无法控制因素的影响而增大很多。将货币市场的监督管理体系建立起来,并独立行使权利,不但可以规划货币的管理,而且还会因专门行使货引导职能而对于货币政策有效落实,对于货币市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五) 积极发展短期债券市场
短期债券主要包括两种,即中央政府发行的短期债券、地方政府发行的短期债券。中央政府发行的短期债券期限为半年以内,地方政府则需制定短期债券发行办法和管理措施,并尽快实施。加大短期债券市场的动作能力,满足了闲置资金的有效利用,使得这部分资金变成流动。一旦有资金使用的需求,就可以将短期债券出卖,在获得现金的时侯,还可以获得得利息。目前来看,货币市场的短期国债债券品种多样,并不断地加大发行力度。但是,需要将定期发行制度建立起来,以根据货币市场的发展态势将发行期适当地加大,提高货币市场的活跃度,吸引更多的投资主体积极参与。
参 考 文 献
1.秦彬《对货币市场功能和作用的再认识》山西财经大学学
2.钱小安《中国货币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3.杜莉《中国货币市场及其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4.殷永林《印度的货币市场》南亚研究季刊
5.汪祖杰《现代货币金融学》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6.蔡真《货币市场运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年5月
7. 王雯珠,荣艺华 《2014年上半年中国货币市场运行报告》[J]. 中国货币市场, 2014(7)
8. 徐鹏;徐文舸《 货币政策取向与货币政策动态调整——对历年<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的经验研究》.金融经济学研究, 2015
9.王国刚.《中国货币市场的未来发展之路 》.科学发展 .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