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支付宝挟天弘增利推出了余额宝之后,腾讯微信理财通接踵对接汇添富全额宝;不甘寂寞的百度也推出百度百赚,对接华夏现金增利。银行系中,反应最快的当属平安银行。其于2013年12月携手南方基金推出互联网货币基金平安盈;民生银行成为第二家推出宝宝产品的银行,与汇添富合作的如意宝上线。工商银行也与旗下基金公司工银瑞信合作,于今年2月推出工银现金宝。4月11日,兴业银行正式推出兴业宝,与大成基金合作。BAT之外的互联网企业,苏宁旗下第三方支付平台易付宝打造上线;之外还有京东、当当等目前均已打造宝宝类产品。也是去年“三马”在保险系中的“众安保险”也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旗下两款保证金保险产品"众乐宝"及"参聚险"相继上线。与国内主流互联网公司(阿里、腾讯、百度、小米、携程等)合作,用场景化、碎片化、人性化等互联网模式开拓新业务。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银行快捷支付接口开放以及用户手机移动端习惯形成,移动支付市场正迎来爆发式增长,形成了下一个金融主要战场。为了吸引手机用户,一些手机银行还提供了新产品,例如,传统银行纷纷推出低起点、资金实时到账的产品。
互联网金融强势出击与传统银行形成了竞争。国有银行提高利率来留住客户,传统银行依托互联网金融技术平台,而互联网金融也离不开传统金融。可喜的是,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使传统金融机构意识到什么是“以客户为中心”,但意识的转变还只是第一步,如何树立新的战略思维,调整内部体制机制以适应新的竞争,这是所有传统金融机构都必须面对的挑战。
三、互联网金融监管的重点
市场的创新开放也不是无节制的任其发展,搭建最优的金融规则,监督管理从来都是政府的重点课题,我们应该深信合理的机制可以催化良性发展。在传统银行眼中,新时代的科技金融创新技术就像是入侵者,它们擅长运用各种你闻所未闻的新技术,乐此不疲地寻找更有效率的方式来替代现有的金融手段。它们一边悄悄地挖着传统银行业利润的墙角,一边在监管者的眼皮底下暗度陈仓。它们在两大战场上同时开疆拓土。老式的监管机制还在搭建,新的挑战俨然已经来临。加上传统金融市场的不正当竞争的顽疾;我国必须在顶层设计上做好对策。
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一方面要看到它与传统金融的共性,也要看到不同。不能完全把对传统金融管理的理念和规则照搬上去。要以开放的心态相信互联网,监管不能像过去一样过度保护,一定要把监管建立在相信这一代人自我保护能力、自我决策能力、自担风险能力的基础上,以开放心态迎接互联网金融的颠覆性创新。对互联网金融对现代的银行和金融机构所产生的巨大冲击,抱着开放迎接的心态,不能消极等待,更不能抵制。
关于互联网金融监管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开展互联网金融准入管理制度建设,不能对其进行行政区域划分;
(二)侧重互联网金融交易秩序的管理,充分体现"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强化金融交易程序公正性、交易过程透明度。让每一个互联网金融交易活动的参与者充分了解有关交易规则。
(三)风险自担,网上金融风险要自我消化吸收。这一条需要特别注意。要吸取传统金融监管的教训。金融监管理不单是为保护投资者、保护存款人,要促使互联网道德自律的形成、金融成本植根交易自由化、互联网金融监管充分体现其导向性。
(四)鼓励互联网金融充分竞争,反对垄断经营,互联网金融根本上讲应该是开放的、自由的。只有竞争的存在才能保证创新的活力。
中国的金融体系是脱胎于计划经济的,是建立在国家信用基础上的。金融体系的稳定体制,高度依赖于国家信用,国家也不得不通过各种行政手段来确保国家信用没有被滥用。这是一种特殊的稳定体制,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介入,多种类的主体之间责任义务更加相互交叉。当原有的稳定体制逐步瓦解,转向更市场化的稳定体制时,市场化的约束机制则更显薄弱。期间肯定会产生了大量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而这些转型风险又是必须要面对的事实。
在这个时代无论是“金融互联网”还是“互联网金融”,毫无疑问的是,它都提升了金融服务的效率,使客户的支付变得更加方便快捷。我们能够看到基于交易平台的第三方支付以及由此衍生出的电商小贷等金融服务;也能看到在第三方支付+电商平台的一体化模式下,其所提供的支付和融资服务。无论是人人贷、拍拍贷等网络借贷平台的崛起,还是众安保险的互联网发力,其提供的服务与传统金融业相比,血液则更加新鲜。它提高了社会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了融资成本,推动了金融业务格局和服务理念的变化,完善了整个社会的金融体系。同时,以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金融创新和金融混业经营的趋势,使中国的金融市场正变得日益复杂。P2P的跑路潮、倒闭潮,网络理财产品的安全性等都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这对我们原有的监管框架以及监管主体提出了挑战。这是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之间的冲突,但同时也是监管创新的契机。
互联网金融的冲击,暴露了我国现代金融体制的“先天不足”,亟须进一步加大我国金融体系改革力度。从宏观金融规模和金融结构上看,是否能够有效合理地完成国家经济顶层设计,成为考验我国政府的一挑重担,而且已经肩负在身。
参 考 文 献
1、王璐,《浅谈我国金融体系现状》0904
2、陈龙,《互联网金融算不算金融创新》,2014年09月19日
3、雷建平,《央行官员称互联网金融必须监管 要有准入制度-报道》,2014年03月31日
4、我有话说,《全方位解析网贷与传统银行的竞争、合作与监管》, 2014年09月15日
5、每日经济新闻,《互联网金融不能照搬传统监管》,2014年06月20日
6、上海证券报,《互联网金融发展与金融监管创新》,2014年09月0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