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只是网络推广的渠道之一,对于公众使用网络银行的指导性服务还有待加强。
3.2.2网络业务多却不能做到完全自助化
目前我国的网络银行还处在不断完善的阶段。虽然功能上基本能满足客户的使用需求,但是对于一些个性化定制的功能还亟待开发。在一些复杂的业务上,避免不了还要跑传统银行办理手续的过程,使用户对网络银行再次产生了一定的距离感,这样难以满足客户对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日益增长的需要,同时也抑制着网络银行更深、更广的发展。
3.2.3硬件设施缺乏安全性
虽然我国目前已经成为计算机大国,但是我国了网络建设远远不及发达国家,网络收费高但是速度慢一直困扰着大多网民。同时,网络信息在互联网上传递缺乏安全保障,在传送信息的过程中容易被窃取和篡改。这样导致了很多用户依然偏向使用传统机构的银行业务以减少业务风险。如2012年,315曝光了某银行内鬼倒卖储户资料,伴随而来的便是网络银行的失窃案。确实,传统的银行业务在内部网络上进行操作,具有信息安全隔离性和业务现场的监控性。以上方面的分析同样制约了我国网络银行业务的普及性。
3.2.4信用法律制度尚不完善
中国在发展的过程中 ,社会的信用体系发展的相对滞后,在经济活动中失信用的现象相对比较严重,而作为虚拟支付手段的网络银行又变成了很多客户的观望台。我国的金融立法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一是网络银行电子支付采用的规则都是协议.与客户在明确权利义务的基础上签订合同,出现问题可通过仲裁解决.但是由于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造成问题出现后涉及的责任确定、承担.仲裁结果的执行等复杂的法律关系难以解决:二是网络银行模糊了国与国之间的自然疆界,其业务和客户随互联网的延伸可达世界的任何角落。如跨境网上金融服务的交易的管辖权.法律适用性,服务和交易合约的合法性,品牌与知识产权问题、境外信息的有效性与法律认定、网络银行的客户为非本国居民时所存在的语言选择的合法性等问题.比较模糊。加大了银行和客户在网上进行电子支付活动的风险。三是对网络犯罪分子犯罪事实的认定,以及事后如何判定损失程度等法律问题还没有界定,也增加了银行与客户在网上进行金融交易的风险。
3.3我国网络银行发展过程中带来的机会和挑战
我国网络银行业的发展较发达国家起步较晚,这既是劣势同时也是发展我国网络银行的机遇所在。我国网络银行在发展的过程中可以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同时借鉴国外网络银行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选择适合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的战略和发展模式,学习和借鉴外资银行的经营思想、经营理念和管理技术,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使我国的网络银行的发展走上良性、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这就是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机遇。外在竞争压力与内在追求利润动机推动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因特网的发展给银行带来了激烈的竞争,在一个消费者需求急剧变化的时代,跟不上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银行或金融服务公司就会被无情地淘汰出局。银行开展网络银行在线服务,避免将最好的客户让给竞争对手。同时,网络银行的开设成本、运行管理成本较低,并可降低客户的交易成本,所以利润前景看好。
3.4我国网络银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以及应对策略
前面我们分析了网络银行的一些优势,但是与此同时网络银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劣势也给其自身带去了极大的风险。而且与传统银行相比,网络银行的风险性更复杂且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一般总结而言,有以下风险:1、互联网开放性带来的巨大风险。目前的操作系统本身有很多安全漏洞,数据在互联网上传输不免会有“漏网之鱼”,这种危险对客户的信息和交易环境的安全性造成了巨大的威胁。2、金融监管在网络虚拟交易平台得不到良好的保障。由于自助服务的便捷性,使得很多金融业务无法做到同柜台操作时监管条件一致性。一旦所有的业务都在互联网上转化成无形的数字时,银行完全监管不到客户的业务,包括客户资金来源的合法性都无法辨识。这种情况无形中给我国的金融体系带去的极大的风险。在全球金融一体化的背景下,极易成为引发又一次金融危机的导火索。3、网络银行业务涉及的当事人关系复杂化。这种风险一直伴随着网络银行业务的开展,只要一个环节出现一种文体,便立即导致风险的存在。4、网络银行法律监管力度不力。网络银行的发展作为新型金融产业发展,其法律体系往往滞后。网络银行立法是网络银行监管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其严重缺位或不完善,势必导致国家对网络银行监控不力,从而引发各种金融风险。面对以上风险,健全和完善规制这种新型金融组织形式的法律制度,是防范和化解其风险的重要手段之一。现提出了将来网络银行发展过程中的对策如下:建立完善的网络银行市场准入制度,是防范网络银行风险的基础性措施。这一制度具体包括两大方面的内容:1、网络银行市场准人的实质要件,主要涉及开办主体的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网络及基础设施条件、网上银行业务经营的技术力量、管理机构及其人员组织、管理及控制网络银行业务的能力与水平、网络银行风险管理制度、业绩指标等。2、网络银行市场准人的程序要件,主要涉及网络银行开办的申请、审批、登记等。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人民银行2001年出台的《网上银行业务管理办法》中,明确提出了我国传统银行开办网上银行业务的六个条件。这虽然只是体现在行政规章之中,从立法层次上看规格较低,内容也不完善,但它毕竟开了一个好头,为建立我国网络银行市场准入制度奠定了基础。
四、网络银行的发展对中国金融业的影响
我国目前银行的竞争主要是营业网点的竞争,依赖大量工作人员上门接存款、搞推销,还没有完全转到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上来,服务的知识含量低、效率低,这样一方面导致银行的竞争能力不高,另一方面又导致金融市场的恶性竞争。在网络经济时代,网上金融服务将在很大程度上取代有形营业场所的服务,促使有形营业场所数量的大幅减少,我国庞大的金融从业人员队伍将面临比目前国有企业更严竣的下岗问题,高素质的金融科技人才却成为金融业人力资源最大的缺口。在网络经济时代,网络交易成本大大降低,交易方式、结算方式都更便捷,使银行很难再靠单纯的存贷款业务生存,必须为客户提供特殊的高附加值投资银行理财业务。网络银行的发展,将促使我国银行业把粗放式经营转移到集约式经营上来。我国银行服务营销主要是通过营业网点的大量设置和银行工作人员上门推销,导致银行的经营成本过高,效率低下。在网络经济时代,互联网络的高度发达使网络银行能够把“POS机、ATM机、自动银行系统”遍布每一个有业务需求的角落,分销渠道形式广泛多样。互联网上的营销活动将针对不同的消费者分别实施,为每一个金融业务使用者度身定做金融产品成为网络时代银行营销的主要方向,从而使营销内容更加个性化和多元化。而且网络银行的出现,使地域概念不再重要,银行的营销区域通过国际互联网络可以扩大到一国或全球,实现银行的国际化经营。因此银行业必须未雨绸缪,在加快我国网络银行建设的同时,抓住机遇,实现营销方式的变革,只有这样才能在国际金融一体化进程中保民族银行业于不败之地。
参 考 文 献
1、段泽强,中国网络银行面临三大问题[J],金卡工程,2005(05)
2、谢康,肖静华,网络银行[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3、汪锦丽,中美网上银行监管比较分析及启示[E],江苏商论,2005.
4、廖泽芳,我国网络银行业务发展的现状与完善对策[J],海南金融,2007年
5、刘澄,论网络银行对现代银行业务的影响[D],浙江金融,1997
6、范智,对我国目前发展网络银行业务的若干思考[J],中国金融,2000
7、吕明瑜,网络银行的风险与法律对策[A],金融与法,2004
8、陈佳俊,刍议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A],财税金融,2010
9、王华庆,网上银行风险监管原理与实务[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2:283
10、[美]玛丽.J.克罗宁著,互连网上的银行与金融[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