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对改进的杜邦分析体系中指标的解释
1. 每股收益:指净利润与普通股股数的比率,是测定股票投资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符合公司股东财务最大化的要求,综合反映公司获利能力,在本文改进的杜邦分析体系中作为核心指标。取决于权益净利率和每股净资产两项指标。而每股净资产这一指标分解为每股经营现金流量、经营现金流量负债比和负债权益比,定义式为:
每股净资产=每股经营现金流量×(1/经营现金流量负债比)
×权益负债比 (2.3)
每股净资产反映普通股股东投入资本保值、增值的情况;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反映企业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分派股利的能力;经营现金流量负债比反映经营活动现金的偿债能力,比率越大,表明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越多,越能保障企业按期偿还到期债务;权益负债比反映企业的资本结构。
2. 权益净利率:反映企业在经营、投资、筹资等各方面的综合效率。权益净利率取决于资产净利率和权益乘数这两项指标。资产净利率主要反映银行在运用资产进行经营活动的效率状况。权益乘数则主要反映企业的资金结构,即其对债务资金和权益资金的分配比例:
权益乘数=总资产/股东权益 (2.4)
权益乘数越大,表明银行财务杠杆倍数也越大,银行承担较大的财务风险。
3. 资产净利率:资产净利率由营业净利率和总资产周转次数决定。营业净利率反映银行可分配给普通股股东的利润与营业收入之间的比例关系:
营业利润率=净利润/营业收入 (2.5)
4. 总资产周转次数:反映银行运营资产的效率。在同量资产下,较高的资产周转次数说明产生了更高的营业流转额,经济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在其他各指标不变的前提下,该指标的提升将能促使银行获取更高的净利润:
总资产周转次数=营业收入/总资产 (2.6)
5. 减值利润占比:反映资产减值准备对减值前净利润的影响程度。控股银行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能确保银行资产的真实性,能增加银行信息披露的透明度,能增加银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资产减值准备能够反映银行资产管理的能力,资产减值准备对于利润的影响程度也能反映银行的资产管理水平。
减值利润占比=资产减值损失/减值前利润 (2.7)
三、财务对比分析——基于改进的杜邦分析法
(一)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本文数据来源于四大国有银行2008、2009、2010年年报中财务报表数据。并取用其中2007、2008、2009以及2010年四年的各项与杜邦分析体系相关的指标数据,进行银行间横向指标对比,以及各银行时间上的纵向对比。
(二)“每股收益”指标分析
每股收益指税后净利润与普通股总股数的比率,是普通股股东每持有一股所能享有的企业净利润或需承担的企业净亏损。每股收益能综合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是预测企业成长潜力,衡量股票投资价值的重要指标。该比率反映了每股创造的净利润,比率越高,表明所创造的利润越多。
总体来说,所研究的四大国有银行的每股收益在2007~2010年间是逐步上升的,工商银行从2007年的0.24上升至2010年的0.48;建设银行从2007年的0.30上升至2010年的0.56;中国银行由2007年的0.22上升至2010年的0.39;只有农业银行在2008年从2007年的0.36下降至0.20,而后逐步上升至2010年的0.33。主要原因是农业银行在股份制改组的过程中由中央汇金在2008年10月注资1,300亿人民币,因此股本总数在2008年番了一番,摊薄了这一年的每股收益(其他三家银行在股本总数上则在四年间基本没有变化)。具体如下图所示:
表3.2:每股收益分析
时间
2007
2008
2009
2010
四年平均
工商
银行
每股收益
0.24
0.33
0.38
0.48
0.36
权益净利率
16.14%
19.31%
20.12%
22.13%
19.42%
每股净资产
1.5210
1.7235
1.9251
2.1497
1.8298
建设
银行
每股收益
0.3
0.4
0.45
0.56
0.43
权益净利率
18.38%
20.82%
20.81%
21.43%
20.36%
每股净资产
1.6100
1.9039
2.1965
2.5197
2.0575
中国
银行
每股收益
0.22
0.25
0.31
0.39
0.30
权益净利率
14.22%
13.72%
16.42%
17.96%
15.58%
每股净资产
1.7183
1.8691
2.0472
2.1880
1.9556
农业
银行
每股收益
0.36
0.20
0.25
0.33
0.29
权益净利率
-13.60%
-23.54%
20.52%
21.44%
1.21%
每股净资产
-2.6476
-0.8405
1.2182
1.3626
-0.2268
从总体上看,2008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对四大国有银行虽带来冲击但影响并不大。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每股收益只是在2009年增长速度放缓,但仍保持增长势头,且2010年增速再度快速上升,而中国银行和农业银行更是即使在2009年也同意保持了24%和25%的高位增速。可见,国际金融危机虽对全球金融业带来灾难性的影响,但我国国有银行却仍保持平稳发展,或者说在金融危机中获得机遇,近年来在全球银行业规模与实力排名中都迅速上升。
(三)“每股收益”指标的分解分析
1. “权益净利率”指标的分解分析
经过分解表明,每股收益的变动受权益净利率和每股净资产变动的影响。下面,继续对权益净利率进行分解,具体如表3.3所示:
表3.3:权益净利率分析
时间
2007
2008
2009
2010
四年平均
工商
银行
权益净利率
16.14%
19.31%
20.12%
22.13%
19.42%
资产净利率
1.01%
1.21%
1.20%
1.32%
1.18%
权益乘数
15.9379
16.0171
16.7508
16.8225
16.3821
建设
银行
权益净利率
18.38%
20.82%
20.81%
21.43%
20.36%
资产净利率
1.15%
1.31%
1.24%
1.32%
1.26%
权益乘数
16.0092
15.9058
16.7340
16.2182
16.2168
中国
银行
权益净利率
14.22%
13.72%
16.42%
17.96%
15.58%
资产净利率
1.09%
1.00%
1.09%
1.14%
1.08%
权益乘数
12.9856
13.6488
15.1137
15.7275
14.3689
农业
银行
权益净利率
-13.60%
-23.54%
20.52%
21.44%
1.21%
资产净利率
0.82%
0.84%
0.82%
0.99%
0.87%
权益乘数
-16.5679
-28.1878
25.0952
21.7136
23.4044
权益净利率是衡量企业利用资产获取利润能力的指标,充分考虑了筹资方式对企业获利能力的影响,因此它所反映的获利能力是企业经营能力、财务决策和筹资方式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四年情况总体来说,建设银行和农业银行(忽略平均权益为负的2007~2008年)的权益净利率较高,平均值超过20%,工商银行略低,但也平均达到19.42%,中国银行最低,平均只有15.58%。从趋势上说,除中国银行外都是逐年上升,但2009年增长率降低,2010年增速重新上升。而中国银行2008权益净利率从2007年的14.22%降为13.72%,2009年与2010年再度上升。
通过分解可以看出,权益净利率的变动取决于资本结构(权益乘数)变动和资产利用效果(资产净利率) 变动两方面。在权益净利率较高的建设银行和农业银行中,建设银行的资产净利率为四大银行之首,平均达到1.26%,并且除2009年外逐年上升,而农业银行的资产净利率虽也逐步上升,却是四大银行中最低的,平均只有0.87%,说明建设银行的资产利用效果较其他银行效率高,因此权益净利率较高。而农业银行的权益净利率高的原因主要是权益乘数大,平均为23.40,远高于工商银行的16.38,建设银行的16.21和中国银行的14.37。表明农业银行负债率比其他银行要高,高财务杠杆的结果是所承受的财务风险也高。工商银行的资产净利率总体呈增长趋势,平均在1.20%左右,略低于建设银行在四大国有银行中排第二,中国银行第三,平均1.08%。
总体来说,四大国有银行中,资产利用效果的排序为建设银行最好,随后的是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财务风险农业银行最高,适中的是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财务政策最谨慎,财务风险最低。
下面,继续对资产净利率进行分解,具体如表3.4所示:
表3.4:资产净利率分析
时间
2007
2008
2009
2010
四年平均
工商
银行
资产净利率
1.01%
1.21%
1.20%
1.32%
1.18%
营业净利率
32.08%
35.88%
41.80%
43.60%
38.34%
总资产周转次数
0.0316
0.0336
0.0287
0.0302
0.0310
建设
银行
资产净利率
1.15%
1.31%
1.24%
1.32%
1.26%
营业净利率
31.51%
34.63%
39.99%
41.74%
36.97%
总资产周转次数
0.0364
0.0378
0.0311
0.0317
0.0343
中国
银行
资产净利率
1.09%
1.00%
1.09%
1.14%
1.08%
营业净利率
31.94%
28.50%
36.76%
39.63%
34.21%
总资产周转次数
0.0343
0.0353
0.0296
0.0288
0.0320
农业
银行
资产净利率
0.82%
0.84%
0.82%
0.99%
0.87%
营业净利率
24.43%
24.36%
29.24%
32.68%
27.68%
总资产周转次数
0.0336
0.0343
0.0280
0.0302
0.0315
上文中提到四大国有银行的资产净利率排序为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而通过分解可以看出,各银行的总资产周转次数相差不大,说明各银行运营资产的效率差距不大。而造成资产净利率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各银行的营业净利率差距较大。营业净利率反映银行可分配给普通股股东的利润与营业收入之间的比例关系,该指标反映每单位营业收入带来的净利润的多少,表示营业收入的收益水平。
可见各银行中,营业净利率的高低排序为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与建设银行较接近,中国银行落后,农业银行最低。建设银行比工商银行的营业净利率略低,而其总资产净利率却高于工商银行的原因是因为它的资产周转率较高。而中国银行和农业银行的营业净利率低则是其资产净利率明显低于其他银行的主要原因,说明这两者的营业收入收益水平较低。
下面接着对营业净利率进行分解,具体如:表3.5所示:
表3.5:营业净利率分析
时间
2007
2008
2009
2010
四年平均
工商银行
营业净利率
32.08%
35.88%
41.80%
43.60%
38.34%
净利润/减值前利润
0.6867
0.6669
0.8478
0.8557
0.7643
减值前利润/营业收入
0.4672
0.5381
0.4930
0.5095
0.5019
减值利润占比
0.3133
0.3331
0.1522
0.1443
0.2357
建设银行
营业净利率
31.51%
34.63%
39.99%
41.74%
36.97%
净利润/减值前利润
0.7147
0.6457
0.8076
0.8217
0.7474
减值前利润/营业收入
0.4408
0.5363
0.4951
0.5080
0.4951
减值利润占比
0.2853
0.3543
0.1924
0.1783
0.2526
中国银行
营业净利率
31.94%
28.50%
36.76%
39.63%
34.21%
净利润/减值前利润
0.7537
0.5910
0.8506
0.8941
0.7724
减值前利润/营业收入
0.4237
0.4823
0.4321
0.4432
0.4453
减值利润占比
0.2463
0.4090
0.1494
0.1059
0.2276
农业银行
营业净利率
24.43%
24.36%
29.24%
32.68%
27.68%
净利润/减值前利润
0.5888
0.4999
0.6182
0.6861
0.5983
减值前利润/营业收入
0.4149
0.4874
0.4730
0.4763
0.4629
减值利润占比
0.4112
0.5001
0.3818
0.3139
0.4017
控股银行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能确保银行资产的真实性,增加银行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增加银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因此资产减值准备反映银行资产管理的能力,其对于利润的影响程度也能反映银行的资产管理水平。而减值利润占比就是反映资产减值准备对减值前净利润的影响程度的指标,减值利润占比越高,说明资产减值对净利润影响越大,银行对于风险资产的管理水平越低。总体来说,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减值利润占比差距不大,都在0.24左右,而农业银行的0.40远高于其他三家,说明农业银行对风险资产的管理略较差,并因此拉低了其营业净利率,乃至资产净利率、权益净利率等。
大致上,无论是营业收入还是净利润,都是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2007~20010年营业净利率逐年上升,主要是净利润逐年上升,在2009 年营业收入比2008年营业收入略有下降的情况下上,净利润却仍有增加,说明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成本费用控制较好;而中国银行和农业银行在2008年净利润增长不及营业收入增长,导致该年营业净利润下降。
2. “每股净资产”指标的分解分析
每股收益的变动受权益净利率和每股净资产变动的影响。上文已经完成对权益净利率的分解,下面对每股净资产进行分解,具体如表3.6所示:
表3.6:每股净资产分解
时间
2007
2008
2009
2010
四年平均
工商银行
每股净资产
1.5210
1.7235
1.9251
2.1497
1.8298
每股经营现金流量
0.8866
1.1105
1.2091
0.7970
1.0008
经营现金流量负债比
0.0390
0.0429
0.0399
0.0234
0.0363
权益负债比
0.0669
0.0666
0.0635
0.0632
0.0651
建设银行
每股净资产
1.6100
1.9039
2.1965
2.5197
2.0575
每股经营现金流量
1.2594
0.7730
1.8126
1.0374
1.2206
经营现金流量负债比
0.0521
0.0272
0.0524
0.0271
0.0397
权益负债比
0.0666
0.0671
0.0636
0.0657
0.0657
中国银行
每股净资产
1.7183
1.8691
2.0472
2.1880
1.9556
每股经营现金流量
0.2024
-0.6793
-0.4731
1.1069
0.0392
经营现金流量负债比
0.0098
-0.0287
-0.0164
0.0344
-0.0002
权益负债比
0.0834
0.0791
0.0709
0.0679
0.0753
农业银行
每股净资产
-2.6476
-0.8405
1.2182
1.3626
-0.2268
每股经营现金流量
1.1900
1.0953
-0.0809
-0.2767
0.4819
经营现金流量负债比
0.0256
0.0446
-0.0028
-0.0098
0.0144
权益负债比
-0.0569
-0.0343
0.0415
0.0483
-0.0004
每股净资产这一指标可分解为每股经营现金流量、经营现金流量负债比和负债权益比。每股净资产反映普通股股东投入资本保值、增值的情况;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反映企业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分派股利的能力;经营现金流量负债比反映经营活动现金的偿债能力,比率越大,表明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越多,越能保障企业按期偿还到期债务,但是,该指标也不是越大越好,指标过大表明企业流动资金利用不充分,获利能力不强;权益负债比反映企业的资本结构。
由上表可见,每股净资产总体来说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但除农业银行较低外其他差距并不大,且每个银行都是逐年增长的。按照分解,建设银行权益负债比四年来基本持平,每股经营现金流量与经营现金流量负债比波动变化,且每股经营现金流量高时经营现金流量负债比就较低,反之每股经营现金流量低时经营现金流量负债比就较低,综合结果就是,建设银行的每股净资产稳步逐年增长,增长率每年在16%左右,普通股股东投入资本保值、增值情况良好。工商银行的每股净资产同样逐年稳步增长,增长率稍低于建设银行,在每年12%左右。主要原因是在资本结构稳定的基础上,每股经营现金流量有增长趋势,经营现金流量负债比有下降趋势。中国银行2008~2009年两年及农业银行2009~2010年连续两年经营现金流量为负,虽然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保持了高增长,但仍需注意现金流问题。
四、结论与相关措施
通过层层分解,可以看出各银行影响每股收益指标变动的原因和趋势:然而要使每间银行的利润得到提升,就要进行改革。
一是加强财务管理,控制成本费用,提高经营效益。工商银行提出,要实行更加谨慎的会计制度,在考核利润时扣除表内垫息,提取应付利息和呆账准备金。同时,制定全面成本控制规划,撤并长期亏损的机构。农业银行提出,要建立项目管理制度,加强对机构、业务的盈亏分析,制定以利润为中心的考核指标体系。中国银行提出,对各省市区分行试行财务总监委派制度,加强财务管理和监督。建设银行提出,全面加强财务管理与核算,提高数据真实性与财务行为的合规性;费用管理实行预拨制;实行分支行主要领导负责制,杜绝做假账、假报表等行为;建立相对独立的内审体系。
二是调整信贷结构,严格信贷管理,提高金融资产的质量。工商银行提出 ,建立统一的、覆盖全行的信贷管理电子台账,实行总行对新增贷款逐户逐笔监测,对贷款金额在1000万元以上企业按户监测。加大信贷工作考核力度,建立和完善信贷管理责任制。农业银行提出,全面推行审贷部门分离, 今年在城市行全面推开,在20%农村行实行试点,明年起全面实行审贷部门分离。用5年时间实现对全行信贷结构战略性调整。
三是调整市场定位,加大业务创新,拓宽新的盈利增长点。四家银行都提出,要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组织机构和资金管理体制,建立新的业务营销和服务模式;加快业务创新,形成一批科技含量高、具有竞争优势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品牌;实施大公司业务和零售业务并重,以科技为依托的业务发展战略;积极发展中间业务。积极拓展消费信贷、银行卡业务、国际结算、贸易融资等业务。
四是精简机构和人员,提高工作效率集约性经营水平。建立符合现代商业银行经营体制管理需要的组织管理机构体系。撤并扭亏无望、长期亏损的分支行,加快收缩业务规模达不到保本点的营业网点,控制员工增长速度。
五是加强内控,从严治行。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形成部门内部自我约束、部门之间相互制约、上级行对下级行有效控制的机制。加大干部交流力度,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任期(离任)责任稽核。加强监督检查,严厉惩治违规违纪违法等行为。
六是加快人事、工资、福利制度改革,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农业银行提出,推行领导干部应聘制度,实行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度;探索新的工资分配办法,拉开收入差距,实现工效挂钩,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中国银行提出,制定和实行员工职务序列及管理制度,干部分类管理办法,经理级以下管理人员聘任制及中高级管理人员应聘上岗等制度。建设银行提出 ,要按业务规模、经营效益、管理水平对分支机构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对各级管理人员实行聘任制,逐步实现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和员工能进能出;实行工效挂钩和内部等级工资制;推行福利货币化。
参考文献:
[1] 李桂英. 工商银行与招商银行的杜邦财务分析对比[ J]. 财会月刊,2010(29):58-59.
[2] 邬敏. 基于控股银行中间业务的杜邦财务体系研究[D]. 浙江:浙江工业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范文,2008年.
[3] 刘继宵. 四家上市中小型控股银行杜邦财务分析[ J]. 西部金融,2011(10):77-78.
[4] 毛园利. 银行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 长安:长安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范文,2011年.
[5] 胡文献.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改进[ J]. 财会月刊,2003(23):19-20.
[6] 郑洪帖. 引入现金流量分析的杜邦系统简介[ J]. 财会月刊,2001(20):32-33.
[7] 胡文献、金式容、王超. 再议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在上市公司应用中的改造 [J]. 财会通讯(综合版),2004(05):55-58.
[8] 李斌. 对杜邦财务体系的改进[J]. 财会月刊,2007(04):36.
[9] 王宁. 杜邦财务分析应用与探讨[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8(06):32-34.
[10] 程宏伟. 引入现金流量的杜邦财务分析体系[J]. 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1,16(04):28-30.
[11] 於鑫、黄鸿.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局限与改进思考[ J]. 经营管理者,2010(06):31.
[12] 李建军. 我国控股银行企业性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和比较[J]. 金融论坛,2004(1):37-63.
[13]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2011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财务成本管理[M]. 2011年3月第1版.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55-58.
[14] Zvi Bodie, Alex Kane Alan, J. Marcus,马勇、胡波译. Essentials of investments[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20-170.
[15] Robert. S. KaPlan, David. P. Norton. The Balanced Score Card—Measures that Drive Performance [M].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