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国家金融监管政策的放松与支持,无疑使中间业务发展具有了法律保证,在中间业务产品定价方面,金融监管当局均有立法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产品开发、定价和销售进行关注,但这些机构对银行产品开发和价格制定均无限制,主要从道德和风险防范方面进行考核监管。
3.外资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优越
在市场基础、竞争环境和政府规管等经营环境的各个方面,外资银行大多是混业体制,在此体制下银行有相当大的经营自由度,就竞争环境看,欧洲商业银行所处的均是自由竞争、公平竞争和竞争与合作共存的环境,在当局监管、舆论监管和银行自律的作用下,压价销售或亏本销售等低层次竞争现象很少见到。
4.外资商业银行拥有先进的产品营销理念
以客户为中心,注重发挥整体优势综合营销,是众多外资商业银行信守的客户观念,建立客户综合营销体制,真正的客户观念,在于考虑问题的基点是从客户出发“客户第一、服务至上”,建立不同客户的综合营销机制。
(二)中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现状和优势分析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经济高速发展对金融衍生产品需求的拉动,中资商业银行开始重视中间业务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为迎接入世后外资银行的竞争,中资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取得了快速发展。2004年末,中资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量年累计达525.5亿,其中结算、代理、银行卡三项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分别占中间业务总业务量和总业务收入的84.1%和71.5%。
1.近年来中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取得的发展和优势分析
(1)经营理念有较大突破
中资商业银行正逐渐转变经营理念,将中间业务发展作为实现金融工具创新、新的利润增长点、建立现代化经营机制的“排头兵”。中资各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都成立了中间业务部,对中间业务进行创新和营销,加强风险控制和业务稽核。各行对中间业务的认识逐步由辅助性业务的间接效益向主营业务直接效益转变,收费意识明显增强。
(2)中间业务收入达到一定规模
2005年以来,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在逐步提升。我国上市银行中间业务收入贡献度已从2005年的5.4%提升到2007年的13.07%,特别是国有上市银行这一指标更是大大超过其他上市银行,显示出经过股份制改造后的国有商业银行在市场竞争中的生机与活力。2008年上半年,14家上市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平均增速则超过了200%。从各行公开中报数据横向比较其业务构成看,除交通银行外,其余13家上市银行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速,均超过其利息净收入增速。其中,民生银行、兴业银行、宁波银行以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311.8%、280.6%、260.4%的同比增速排名前三。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该项收入增速同时也超过了该行利息收入增速一倍之多。2008年工商银行实现中间业务收入2430万元,同比增加1057万元,增长幅度达到76.98%;建设银行通过完善考核奖励办法,调动了基层开办中间业务的积极性,中间业务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中间业务收入达1933万元,增长70%,人均中间业务收入达到2万元,中间业务收入占比6.93%,较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
(3)中间业务品种明显增加,营利性收入大大提高
随着对外贸易的迅猛增长和金融工具的推陈出新,中资商业银行在开展结算、汇兑、代理等中间业务的基础上,陆续推出了诸如信用卡、信息咨询、租赁、代保管、房地产金融服务、担保、承兑、信用证等一系列新兴中间业务,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中间业务品种体系。目前,仅工商银行就开办了包括结算、代理、银行卡、信息咨询、担保及承诺等九大类、四十个品种、三百余个产品的中间业务,使其盈利性收入大大提高。
中资商业银行若想在竞争中站稳脚跟,必须从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为主要经营渠道的模式调整到以中间业务为重点的发展方向上来。
(三)中资商业银行在进一步发展中间业务中存在的差距
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全面开放,中资商业银行所面临经济和金融挑战日趋激烈,经济全球化和金融混业化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和金融的发展潮流。中资商业银行平均资产收益率不到一个百分点,与外资银行差距很大,其主要原因就是收益较大的中间业务比重太低。因此,近几年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经济发展对金融需求的拉动,中资各商业银行开始重视中间业务的发展,逐步认识到中间业务应与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共同构成商业银行的三大支柱业务,开始积极探索新的服务方式,倡导新的服务理念,大力开展新的业务领域。与此同时,中国人民银行于2001年7月颁发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使中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并取得了一些进展。尽管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已初具规模,但与国外大型商业银行相比,在分业经营的制约、产品经营效益、技术服务手段、规范经营等方面都还存在较大差距。
三、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进入21世纪,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之后,商业银行面临着越来越强的市场竞争和经营风险。银行传统的依靠存、贷利差获取利益的能力削弱,在生存压力与发展需求的推动之下,商业银行纷纷开展中间业务。但发展只是初步的,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思想认识上有偏差
银行客户传统的生产经营和理财思路阻碍了其对中间业务的认同和接受。目前,除传统的结算、银行卡和代理业务外,大多数银行客户对其他各项中间业务的名称、功能和使用方法了解甚少,中间业务需求市场难以形成。虽然很多商业银行开办了近百个中间业务品种,但是发展状况仍不理想,有些业务品种甚至无人问津。大部分银行客户习惯于“免费大餐”,难以接受“有偿服务”。银行客户还没有把商业银行作为企业看待,仍然认为商业银行是为社会提供服务的行政机关,对金融部门实行有偿服务的观念尚未树立;同时,由于部分银行在中间业务办理过程中随意确定收费标准,少收费、不收费甚至垫付资金,使得广大客户对银行收取手续费缺乏正确认识,不能接受中间业务收费的观念,有些商业银行在某种程度上将中间业务作为争夺存款份额的手段,将其作为拉存款、抢客户的“赠送品”, 没有从战略角度将中间业务作为商业银行三大业务之一来发展。甚至有的员工对有统一收费规定的项目也不收费,对中间业务的手续费收入可以大大提高商业银行利润总水平没有给予高度重视,而是拿收费送人情,没有通过规范服务带动社会公众树立金融有偿消费的意识,影响了中间业务的发展。
(二)中间业务品种少、手段单一
进一步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思考2014(三)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