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国应对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对策及建议
做好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应对工作,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一)提高积极应对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意识
各级政府和广大企业要提高认识,主动了解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最新动态,做到未雨惆缪,积极应对。要尽可能早地参与国外技术法规的拟定进程,利用WTO等平台积极联合其他有共同利益的国家,增强话语权。要组织专门的人力、物力研究对外技术贸易措施体系,及时收集、整理、跟踪国外的技术贸易措施,建立技术贸易措施数据库。要建立专门的技术贸易措施信息收集和咨询机构,定期收集、整理、发布国外技术贸易措施的最新动态,加强对发达国家和中国主要贸易伙伴的技术标准政策、有关法规、标准结构和内容的研究。加快专门人才的培养,采取多种形式,尽快培养大批熟悉世贸规则、精通外语,能够参与贸易争端解决的专门人才,特别是熟悉技术壁垒的专门人才。
(二)制定出口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成为中国国家的基本战略,出口贸易也就必须服从于这个基本战略,这就要求出口不仅要追求增长的数量,还要追求增长质量及其与生态环境保护、劳动条件和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加快建立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树立部分在出口可持续发展上作出贡献的典型企业。积极推进环保产业,并将环保纳入外贸发展战略。政府应制定财政、信贷、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支持和鼓励环保产业的发展,把环保产业培育作为提升出口产业结构的重点和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应设立“绿色银行”和“绿色产业基金”,为环保产品的开发与出口提供专项贷款和信贷担保基金;应强化环保执法,对外贸活动中违反环保法规的行为依法严格惩处;推行“绿色环境标志”制度。
(三)完善技术法规体系,统一技术标准,加快与国际接轨
尽快完善中国技术标准法规体系,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健全和完善认证制度,建立有效完善的国内技术贸易措施体系。 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健全和完善认证制度,建立有效完善的国内技术贸易措施体系。一方面促使中国国内企业加强对技术贸易措施的认识,改进产品以适应各种先进标准,尽快通过国际标准与质量认证,主动攻破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另一方面应针对加入WTO的新情况,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建立健全技术法规与标准体系,并适时构筑中国国内技术贸易措施体系,使外国因害怕报复而尽量减少歧视性的技术规定。在积极向国际技术法规靠拢的同时,还应积极参与或承担国际标准的制定。如果由自己制定就会考虑自身的条件,并提出对国际标准体系的看法。其次,中国当前还要制定自己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法规,以提高中国的产品质量。
(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立技术性贸易措施预警机制
加快建立技术性贸易措施预警机制,组织专门的人力、物力研究对外贸易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及时收集、整理、跟踪国外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状况,建立技术性贸易措施数据库。建立专门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收集和咨询机构,主要承担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的通报以及向企业传递有关信息,特别要发挥驻外经商机构、经贸研究机构EOI中心优势,定期收集、整理、发布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最新动态,研究主要贸易对象技术性贸易措施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时采取积极防御措施,打破壁垒,扩大出口。要加大科技投入,加速高新技术发展,采取得力措施从整体上提高中国各级标准的技术水平。
(五)加快企业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
企业必须高度重视技术性性贸易措施,加快技术进步步伐,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优化商品出口结构。 中国企业应对技术性贸易措施认识尚不太全面,事实上在国际贸易领域中,技术性贸易措施不会消失,而是越来越隐蔽且层出不穷。因此,企业关键是提高自己的产品质量,要实施以质取胜的方针,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特别外向型的和已经具备一定条件的企业,应积极争取各种标准的认证。面对形形色色的技术措施,企业应该尽快了解技术壁垒协议的游戏规则,尽早采取对策,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消除贸易中技术壁垒所形成的障碍。着重研究如何利用技术壁垒协议中的技术法规;合格评定程序的制定、批准和实施方面的具体要求以及成员方应享有的权力;制定和实施标准良好行为规范的内容及成员方产品应享有的待遇。
(六)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国际贸易商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
行业中介组织应在信息情报支持、组织企业应诉等方面发挥政府和企业无法替代的作用,树立为企业服务的理念,积极帮助企业应对技术性贸易措施。在技术标准条款问题上,企业商会和行业协会也应主动与进口国有关实行技术标准的组织建立起对话联系,与其沟通,增进相互了解,尽可能减少这些条款对中国产品出口的影响。同时,建议国内有关商会和行业协会参加ITCB组织的非政府组织对话,使进口国有关组织进一步了解中国面临的困难和现状。出口企业也应及时向政府或有关商会和行业协会反映出口中遇到的上述问题。行业协会还要联合企业对付进口商的无理压价和防止进口商对生产链的控制。让行业协会、国际贸易商会在应对技术性贸易措施方面发挥出重要的辅助和服务作用。
参考文献
[1]我首次发布技术性贸易措施年度报告.人民日报[N].2006-12-31(2)
[2]祁春节.WTO贸易技术壁垒规则详解[M].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3]刘思华. 企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论[M].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