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前我国是世界玩具最大生产国和出口国。中国制造的玩具由于价廉物美、功能多,而在世界玩具市场占有相当大的份额,世界玩具产量的75%是中国制造,美国市场上的玩具80%来源于中国。
2. 以出口为中心是我国玩具产业发展的源动力。我国生产制造的玩具主要用于出口,国内玩具消费量相对较少,中国玩具生产企业的产品80%为出口,20%为国内销售。由此看来我国国内玩具市场开发不足,但这也让我们看到了国内玩具消费市场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与商机。
3. 我国玩具产业呈现出明显的集群效应,生产和出口基地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和改革开放比较早的沿海地区。广东、江苏、上海、山东、浙江和福建这五省一市历来是我国玩具最重要的生产和出口基地。从玩具的主要生产品种看,江苏、上海主要生产和出口传统的毛绒玩具;浙江以木制玩具为主;广东和福建两省则生产和出口大量的电动及塑料玩具。但中国的玩具企业大多数以从事简单的生产加工 式作业为主,缺少自主品牌。我国玩具以加工贸易为主,一般贸易为辅。
4. 出口地区相对集中,发达国家和地区是我国玩具出口的主要市场。我国玩具主要出口到美国、欧盟、中国香港地区和日本几大传统市场。
(二) 我国玩具贸易出口现状
玩具属于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据海关统计,2008年1-7月,我国玩具出口41.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1%,大幅回落22.7个百分点.其中,7月当月玩具出口8.6亿美元,增长3.7%。2009年,我国累计出口玩具77.8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0%。其出口主要特点有:
1. 加工贸易仍为主要出口方式,一般贸易为辅。2008年以前我国一般贸易一直呈下滑态势,2008年1-7月,我国加工贸易出口玩具23.3亿美元,增长2.8%,回落20.5个百分点,占同期我国玩具出口总额的55.7%;一般贸易出口玩具13.4亿美元,下降5.1%。
然而在加工贸易政策调整的大趋势下,随着政府关于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相关政策的颁布,我国玩具出口的这种现状正在发生变化。2009年,我国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玩具40.5亿美元,下降16.7%,高出同期我国玩具出口总体降幅6.7个百分点,占同期我国玩具出口总值的52.1%,所占比重较上年下降4.2个百分点。同期,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27.3亿美元,小幅增长2.4%,占同期我国玩具出口总值的35.1%。另据海关总署数据(按海关9503商品编码序列统计)2010年1-2月,我国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玩具4.8亿美元,同比增长7.9%,占同期我国玩具出口总值的44.4%。同期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4.7亿美元,大幅增长61.2%,占同期我国玩具出口总值的43.5%,所占比重比2009年同期提高了39.4个百分点。广东省近两年的玩具出口情况亦是如此,呈一般贸易上升,加工贸易下降的趋势。3
2. 动物玩具出口降幅较深,智力玩具和成套玩具保持增长。2009年,我国11大类出口玩具中,8类玩具出现同比下降。其中,动物玩具出口13.6亿美元,下降24.2%,高于我国玩具出口总体降幅14.2个百分点,占同期我国出口玩具总值的17.5%。同期,智力玩具和成套玩具分别出口5.2亿美元和5亿美元,分别小幅增长6.6%和1.5%。
3. 对传统市场出口不同程度下降,对东盟出口逆势大幅增长。2009年,我国对美国和欧盟分别出口玩具31.1亿美元和20.3亿美元,分别下降13.2%和8.1%,上述两者合计占同期我国玩具出口总值的66.1%;同期,内地对香港出口5.2亿美元,下降10.3%;对日本出口3.7亿美元,下降11.3%。此外,对东盟出口3亿美元,逆势大幅增长64.4%。与2008的数据比较, 2008年1-7月,我国对美国出口玩具16.2亿美元,下降5.2%;我国香港3亿美元,下降18.2%;加拿大1.3亿美元,下降6%,对上述三者合计占同期玩具出口总额为49%。同期,对欧盟出口10.7亿美元,增长11.1%。可见2008年受美国次贷危机蔓延的影响,对美国出口下降明显,而此时对欧盟影响还未突显,对欧盟出口保持快速增长。2009年美国次贷危机迅速衍变成全球性金融危机,我国对欧盟的玩具出口也不可避免的受其影响。
4. 近年来各类型企业在我国出口贸易中的贸易份额也悄然变化。2008年以前,外商投资企业和国有企业为出口主导力量,私营企业出口下降。2008年1-7月,我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国有企业分别出口19.7亿美元和12.7亿美元,分别增长3.2 %和3.7%,两者合计占同期我国玩具出口总额的77.5%。同期,私营企业出口7.1亿美元,下降4.4%。2009年开始,外商投资企业和国有企业出口降幅明显,私营企业平稳增长。2009年,我国外商投资企业出口玩具35.9亿美元,下降12.6%,占同期我国玩具出口总值的46.1%;国有企业出口21.1亿美元,下降19%;同期,私营企业出口16.8亿美元,增长12.9%,占21.6%,所占比重比上年上升4.3个百分点。
2009年1-9月各类型企业玩具出口份额如下图所示。
5. 出口企业数量骤降,退出的企业绝大部分为小企业。2008年1-7月,我国具有玩具出口实绩的企业3507家,比去年同期减少了52.7%。其中,出口不到10万美元的企业数量达1574家,比去年同期减少3631家,占同期全国玩具出口企业净减量的93.1%。
四、 我国玩具业面临的挑战
通过对世界玩具行业与中国玩具行业发展状况的了解,并通过对中国玩具出口贸易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到我国玩具业与世界玩具业国际化水平存在一定差距,并处于世界玩具产业下游。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玩具业正遭受来自世界玩具市场不利因素的猛烈冲击,我国玩具出口形势十分严峻,正面临诸多挑战。
(一) 国内因素
1. 产品结构与产品质量与国际市场需求不符,缺乏自主品牌和产业领跑者
企业产品结构与质量与国际市场需求不符主要表现在产品主要为传统玩具,产品附加值低,没有自主品牌。目前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超过一半的玩具市场被成人玩具和高科技电动玩具等占据,近年来以影视作品角色为原型的专利玩具也成为深受儿童喜爱的主流产品。而长期以来,我国玩具产业仍停留在低层次加工阶段,品种集中在附加值较低的普通塑料和填充玩具,且大多采取贴牌方式、依靠国外提供技术和设计、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经营意识,生产品种与国际主流消费脱节,国际市场空间较小。我国玩具产业尚未建立起集设计、生产、营销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对国外市场的依赖程度较深,抵御外部风险和变化的能力明显偏弱。另一方面,面对越来越高的国际标准,现有的生产技术和经营方式难以保证产品质量。如我国长毛绒玩具里面的填充料大部分靠进口,塑料玩具的光泽和色彩的鲜艳程度都赶不上进口玩具。特别是在玩具的安全性上,我国生产的玩具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如金属件表面危险尖端快口刺伤儿童皮肤;布绒长毛绒软体玩具填充物不洁引起脏物感染;玩具动物的眼睛、鼻子等缝制不牢被儿童误食造成窒息;有些塑料玩具是用有毒再生塑料制造的,儿童经常拿在手里玩易引起皮肤过敏;表面涂有油漆油墨的玩具含铅、砷等有毒元素过量造成儿童头晕中毒的现象时有发生。最近绿色和平组织指出含PVC塑料的玩具为有害物品,要求各国政府加以禁止。若发达国家禁止含PVC玩具的进口,无疑将对我国的玩具生产造成重大影响。对此,我们必须引起重视,尽早采取措施,以防患于未然。
2. 玩具产业中的小企业居多,资金链条薄弱,科研开发能力差,对政策和环境变化适应能力差,抵卸危机能力差
海关数据显示,去年1-7月全国出口不足10万美元的小型企业数量一度占据7成左右,其利润低、融资难,对成本上涨的消化能力差。成本的急剧上升导致许多玩具小企业大量倒闭,也引发今年以来大批玩具出口小企业退出竞争。
3. 生产成本快速上涨,加重企业经营压力,价格优势逐渐减弱
玩具产业是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其成本主要是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而近年来,原材料、能源价格上涨和人力资源及运输成本的不断攀升,加之欧美各种新的安全法规的实行,企业的各种认证费用也相应增加,造成企业成本大幅提高。据统计,90%左右的玩具企业反映,2008年以来,劳动力成本上升了10%以上,逾三成企业表示劳动力成本上升达20%以上。玩具产品原材料大多为五金和塑料、塑胶等化工产品,其市场价格受国际原油价格和金属价格影响较大。2009年国际原油价格快速反弹,从年初的每桶35美元左右上涨至每桶80美元左右,涨幅超过1倍,带动玩具生产的主要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此外,化纤、棉花等价格也在11月创下2009年新高。
与此同时,越南、印度等国凭借其廉价劳动力优势抢占国际传统玩具领域,挤占了中国玩具出口的原有市场份额。
(二) 国外因素
1. 绿色壁垒和技术壁垒层出不穷,技术安全标准提升了我国玩具出口的阻力
2008年,欧盟、美国、日本等近40个国家或地区纷纷出台新安全环保标准,进入门槛抬高,增加了玩具出口难度。2009年7月欧盟和美国分别启用了新玩具安全指令和《玩具安全认证程序》;同时,新兴市场也开始加大玩具安全保护,如作为东盟各国中从我国进口玩具最多的国家之一的马来西亚将于2010年1月30日开始实施新的玩具安全保护法规,要求所有玩具必须进行检测以证明符合马来西亚玩具安全标准,这将很可能引发东盟其他成员国的效仿;另一大新兴市场拉丁美洲各国也纷纷颁布新法令,对进口玩具实施严格的认证制度。我国玩具企业为了达到出口标准不得不增加的技术投入,检验检测费用上涨,通关成本上升,将进一步挤压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增加我国玩具出口的难度。
2. 人民币升值,压缩企业利润
今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不断刷新纪录。调查结果显示,95%以上的玩具企业将人民币升值列入近年来生产成本提高的主要原因,超过65%的企业则将其列入生产成本提高的第一因素。
3. 过分依赖国外市场 ,出口地集中,易受国际经济变化的影响
玩具出口比重大,一方面对我国的外贸和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另一方面造成了我国玩具产业对国外市场依赖性强、敏感度高的局面。美国是我国玩具产品最大的出口市场,受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美国经济持续低迷,消费者购买力下降,玩具市场需求不足。2008年1-7月,我国对美国出口玩具16.2亿美元,下降5.2%。虽然当前世界经济正缓慢复苏,但居高不下的欧美失业率继续抑制玩具等非生活必需品的消费需求。据美联储预测,2010年美国失业率将持续维持在9.3%至9.7%之间,预计到2012年才能降至8%左右,远高于5%至6%的正常区间 ,个人消费整体疲弱的情况短期内难以改善。2009年圣诞礼品消费市场并不活跃,且基本以低廉玩具礼品消费为主。据调查,在圣诞节前的周六(12月19日),全美购物的消费者数量同比下降24%,销售额则同比下降13%。节日消费旺季过后,我国玩具出口订单再次锐减。
五、 我国玩具业出口的优势
不可否认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玩具产业出现了一系列的下滑,然而面对挑战仍具备保持较高的国际竞争力的条件和能力,与其他国家相比,具有很大比较优势、竞争优势。
(一) 价格优势
价格优势是我国玩具进入国际市场的最大竞争力。一双中国制造的溜冰鞋平均价格为16.8欧元,比欧盟市场平均价格低3欧元,是日本产溜冰鞋在欧盟市场上价格的四分之一。4形成这种价格优势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中国作为一个原料大国,玩具生产各个环节所需的辅料、原材料比国际市场相应质优价廉;其二,中国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劳动力成本上具有极大的优势。我国拥有大批玩具从业人员,为产业发展提供了优越的劳动力条件。虽然近年来企业也面临用工不足、工资上涨等压力,但相比于其他国家,我国仍然具备较强的劳动力资源优势。
(二) 在全国经济逐步向好发展的环境下,玩具上下游产业和相关产业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进步提升,为玩具产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 浅析我国玩具出口形势与对策(二)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