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产业结构调整,逐步淘汰抗风险能力差的行业。
企业应该淘汰原先处于国内外贸企业价格高度竞争的产品。中国外贸企业的价格竞争已经严重伤害到我国外贸的利润,我国现在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利润率已经比以前低多了,约为以前的1/3左右,现在服装和箱包行业的净利率一般只有3%-5%,有的甚至更低;而在90年代中期,外贸公司签订业务合同时要求的利润一般是1美元1人民币的利润。按照现在外贸公司的净利润率,其实外贸企业的利润还没有国家外贸退税的金额大,这样退税的收益其实全部让国外采购商拿走了,这不符合出口退税政策的初衷。并且这样低价格的竞争会导致贸易摩擦和国外的反倾销。
2、提高产品档次,走自有知识产权道路。
没有品牌的商品就没有好的价格,没有知识产权和科技含量的东西就最容易受到国内其他出口商的价格竞争的。中国现在做大量的OEM加工,全部使用别人的品牌,这样实际上是在为别人做嫁衣,并且让这些品牌拥有者(实际上是竞争对手)越来越强,这样企业以后怎么发展!我国的外贸企业有一定实力后必需要大力发展自己的品牌,走品牌之路。现在很多外贸企业的产品都没有太多的科技含量,没有科技含量就没有太多的产品附加值,企业必须要在这方面入手,加大科技投入,进行技术创新,这样才能使得企业有竞争优势。
一直坚持走高端路线的奥康集团就是一个现成的例子:温州鞋业出口的均价仅为1.5至2美元,因为大部分温州鞋厂都是做没有品牌或者是他人品牌的产品,国外客户只是支付了可怜的一点点的加工费;而奥康集团却一直在做自己的品牌和走高端市场路线,他们的出口价格是其他普通温州鞋厂价格的10倍。坚持走高端路线使企业能够保证丰厚的获利,同时在应对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压力和抗风险的能力方面都会有明显优势。
3、加强企业内部管理。
当今的世界500强企业和国内众多优秀的企业都在大力推行ISO和ERP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等,以谋求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合理化。通过企业内部的管理以实现降低成本费用和提高效率。针对外贸企业来说,特别是国内众多的劳动密集型的外贸企业,在外汇汇率波动的情况下,企业要求获取计划中的利润必须挖掘企业潜能,通过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以降低材料损耗、提高工人劳动效率、降低采购成本等,这样企业才能在汇率波动风险中保持健康发展和良好的竞争优势。
(二)利用金融工具回避风险
1、调整债务结构,增大外汇债务,做到外汇债权债务相对平衡。
我国很多外贸企业现在的外债不多,绝大部分企业的债务计划全部是人民币债务,只有一些外资企业才有一些外汇银行贷款和企业拆借。由于企业外币资产和外币负债对于人民币汇率变动的损益是负相关的,所以相同金额的外币资产和负债对于外汇汇率变动的损益为“零”,在当前人民币预期升值的前提下企业应该增加大量外币债务,特别是美元这种在我国货币篮子中权重较大货币的外币债务,这样可以中和美元债权的风险,并且还有可能获取人民币升值的收益。美元在连续多次的升息之后,其贷款利率还是低于人民币的贷款利率,美元贷款有双重好处。
2、利用现有银行提供的金融衍生工具,转移风险,提前取得外汇换取人民币或者锁定汇率。
(1)远期外汇交易
远期外汇交易是当前外贸出口企业使用的最多的规避人民币升值风险的金融工具。远期外汇交易又称“期汇买卖”,即预约购买或出售外汇的业务。外汇买卖双方事先签订外汇买卖合约,但当时并不进行支付,而是到了规定的交割日,才按照规定的币种、数量、汇率办理货币交割的外汇交易方式(注5)。如果出口企业预计人民币将升值,并且升值幅度超过现在银行买入价与计划期限银行现在远期结售的银行买入价的差额,那么企业就可以做远期结售汇了。
举例说明:
假设2005年11月10日,某出口企业预计2006年1月人民币将会比现在升值5%以上,预计2个月将收汇500万美元,在银行远期结汇表中2005年1月10日交割的银行买入价是803.45,那么可以与银行签一个两个月的500万美元的远期售汇。这样到了2006年1月10日,无论实际的外汇牌价是多少银行必须以预定的803.45结汇,这样实际上是锁定的汇率,控制了风险。
下表是中国银行2005年11月9日上午8点05分的美元远期外汇结售汇参考价格表
中国银行浙江省分行远期结售汇参考价
日期:2005/11/09 8:05:45
货币 期限 银行买入价 银行卖出价 到期日
美元 二十天 805.65 809.69 20051130
美元 一个月 804.99 809.02 20051212
美元 两个月 803.45 807.47 20060110
美元 三个月 801.80 805.82 20060210
美元 四个月 799.85 803.86 20060310
美元 五个月 797.48 801.48 20060410 试论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对中国外贸企业的影响以及对策(四)相关范文